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中国科学家发现胰 腺 癌的新型治疗靶点

中国科学家发现胰 腺 癌的新型治疗靶点

热门推荐: KRAS 胰 腺 癌 新型治疗靶点
来源:科学网
  2019-05-13
据悉,约90%的胰 腺 癌为胰 腺 导管腺癌(PDAC)。胰 腺 导管腺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其发现难、进展快、致死率高,病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多数已失去手术指征,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更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王跃祥团队揭示了ERBB2的基因组变化是胰 腺 癌恶性进展的关键分子机制之一,并提供了靶向ERBB2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胰 腺 癌病人的实验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肿瘤学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

       据悉,约90%的胰 腺 癌为胰 腺 导管腺癌(PDAC)。胰 腺 导管腺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其发现难、进展快、致死率高,病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多数已失去手术指征,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更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KRAS是胰 腺 导管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但绝大部分胰 腺 导管腺癌前病变,如胰 腺 上皮内瘤变已含有KRAS激活突变,提示从癌前病变进展为胰 腺 导管腺癌需要KRAS以外的分子机制。

       为此,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胰 腺 导管腺癌基因组测序数据,发现约8.5%的胰 腺 导管腺癌含有ERBB2的基因组变化,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ERBB2基因改变频率位于100个酪氨酸激酶基因的首位。该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李张告诉《中国科学报》,“有趣的是,含有ERBB2基因改变的PDAC同时含有KRAS突变,并且ERBB2基因改变与胰 腺 导管腺癌病人的不良预后相关。”

       据悉,该研究团队利用一些列体外、体内胰 腺 导管腺癌模型证明了胰 腺 导管腺癌中ERBB2基因改变具有致癌性,加速了胰 腺 导管腺癌恶性进展,降低了癌细胞对KRAS的依赖性。

       王跃祥研究员表示,利用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证明联合应用ERBB2抑制剂和KRAS抑制剂能显着抑制人源胰 腺 导管腺癌的生长,为靶向ERBB2的药物用于胰 腺 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点击下图,观众预登记成功送20元话费

预登记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