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科技部生物中心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医药科研人员从7万余个药品中遴选出了5000个可能有效的药品,并通过在细胞水平筛选出了100个药品开展体外试验,目前已经聚焦磷酸氯喹(Chloroquine)、法匹拉韦(Favipiravir)、瑞德西韦(Remdesivir)等三种药物(图一)。科技部生物中心发言人指出,部分药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上显示出良好疗效,并强调磷酸氯喹作为一款上市药物,安全性更有保障。
图一 新冠肺炎"特效药"擂台赛"三强"
从上述反应的情况可以看出,前一阶段的新冠肺炎"特效药"擂台赛基本决胜出了前"三强"--"磷酸氯喹(Chloroquine)、法匹拉韦(Favipiravir)、瑞德西韦(Remdesivir)",而且从科技部透露的信息来看,1/3角逐更多的筹码可能压在磷酸氯喹上。
磷酸氯喹是一个在我国有70余年使用历史的药物。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抗疟,后又相继被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肠外阿米巴病、结缔组织病、光敏感性疾病(如日晒红斑)等多种疾病。之前已经有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旗下的《细胞研究》上报道磷酸氯喹的抗新冠肺炎活性,在体外证实了磷酸氯喹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并出于鼓励相关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我国科学家未对该项适应症申请相关专利。
图二《细胞研究》报道磷酸氯喹的抗新冠肺炎活性
磷酸氯喹的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关键母核市一个氯原子取代的喹啉。笔者通过药物分子结构查询发现,含有这一类母核的药物分子除了氯喹还有:Hydroxychloroquine(羟氯喹)、Quinacrine(奎纳克林)、Quinacrine mustard(芥子奎吖因、锥虫谷胱甘酰亚精胺还原酶抑制剂)、Piperaquine(磷酸哌喹)等。而文献调研可以发现,这一类结构在活性上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多具有抗疟作用。而在抗新冠肺炎上是否具有相似的活性,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值得一试。
图三 含有"氯喹"母核的药物分子
"三强"中法匹拉韦(Favipiravir)本身是一种流感药物,曾被用于甲型流感(包括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感染)以及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治疗。此次发布透露的法匹拉韦临床结果显示,法匹拉韦目前主要在深圳开展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达到70例(包括对照组),初步临床结果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第3到4天,用药组的病毒核酸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是值得期待的一款药物。
此外,"三强"中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其被称为"人民的希望"被寄予很大的希望,国内"仿制"它的博瑞医药还成功实现了股票"三连涨"。近日,海南海药、中科大团队等也相继报道了瑞德西韦(Remdesivir)相关制剂及工艺的成功开发。也就是说,制药临床试验成功,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供应已经有了很大的保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此次新闻发布会还是非常激励人心的,让等待新冠肺炎"特效药"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正如科技部发言人所说,初步角逐初的三个"特效药"中,已经上市的磷酸氯喹在安全上可能更具优势,而且从国内供应来看,磷酸氯喹也更具优势。但在未来的1/3角逐中,磷酸氯喹(Chloroquine)、法匹拉韦(Favipiravir)、瑞德西韦(Remdesivir),无论哪一个胜出成为"神药",对抗击新冠肺炎都是一大胜利!而且,近期还有数十项其他药物开展关于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后续还会不会有"黑马"杀出,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1.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02-15/9092318.shtml;
2.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2020;
3.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19/009768Orig1s051lbl.pdf。
作者简介:觅苓,药学硕士,生物制药专业,长期从事新药研发,长期关注剖析国内外药物市场动态,擅长生物药物及小分子药物研发。
点击下图进行CPhI & P-MEC China 2020观众预登记,立省100元观展门票!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