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进步并不是依靠某一个人的能力,有时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为此我公司一直都有合理化建议这项课题,对于员工提出的建议如果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公司会视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一些生产现场的技术小改小革,我想一线人员是最能发现问题的。
下面分享的这一事件是早在年初我车间一线员工提的合理化建议,被车间采纳后,在半年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改革项目简介:车间XXX软胶囊选丸工序增加选丸筛
XXX软胶囊选丸方式的调整,软胶囊压丸经定型后的胶丸在进行外观检查时,所有胶丸均需要人工拣选,每批批量120万粒,原拣方式为,机器预选+人工筛选方式,原挑选一批胶丸需12人/班次,工作效率较低,车间选丸操作人员经对挑出的不合析胶丸类型进行分析,主要外观缺陷有:粘丸、气泡、小丸、漏药、接缝不良等。通过观察发现,出于从外观尺寸考虑,机器选丸是将空壳、小丸、“多胞胎”(多个胶丸粘在一起)方式筛选出来。人工方式是将接缝不好、双、胶皮上有气泡的丸子筛选出来,如果在机选 后再加一步手工筛方式筛选,可将双胞胎和尺寸大的单个胶丸选出来,人工选丸时,仅需筛选气泡和黑缝丸即可,这种方式相较于人工方式,更加快捷和准确。
故考虑将机选与人工选之间,加一道先过一遍筛,剔除“双胞胎”、“多胞胎”,再人工拣选其它外观不符合类型。采用此方式后预计生产效率有一定提高。
要因分析:
XXX软胶囊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胶液的配方改变,致使胶液粘稠,压丸后产生的“双粒丸”较多,又因批量较大,每批120万粒,人工选丸效率低,速度慢,岗位工时较多,需要的人员也多。
制定措施:
依据XXXX软胶囊的外型尺寸,定制2套手工筛,先对胶囊进行过筛预选,剔除“双粒丸”和“多粒丸”,再人工拣选其它不合格类型的胶丸。
实施过程:
1、粘连类型分析:“双粒丸”和“多粒丸”外观分析,主要的粘连类型有,腰部与腰部粘在一起,头部和腰部粘在一起,头部与头部粘在一起这几种类型。
2、筛网孔径的选择,依据胶丸的短轴孔径,定制一套略大于其短轴约2mm的孔径。让单粒胶丸顺利通过筛网,“双粒丸”因尺寸较大,无法通过筛网,鉴于头部与头部的粘连方式,最小尺寸相当一粒胶囊的短轴,有可能通过筛网,故将筛网设置成两层,并且网孔不是同心相对的,上下网孔形成一定的错位效应,可将这类胶丸卡住,从而被剔除。
3、筛网材料选择卫生级材料PTFE,不会对产品产生损害。
4、改进后,每批选丸仅需6人/班次就能完成。根据今年上半年生产批次150批计算,半年节省人工工时900人/班次。
完成效益:
本成果投入金额:300元,用于制作两把手工筛。
本成果产生效益:预计每批次节省6人/班次,按每年300批计算,预计每年节省1800人/班次的人工费用。
根据车间核算的工时费,1人/班次费用为150元,每年可节省150*180=2.7万元。
巩固措施:
手工筛应用前,对选丸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升片,增加手工筛应用操作步骤,对选丸人员进行新的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会正确使用筛子的方法,筛网的清洗方法、筛网的安装方法。筛网在什么使用到情况下要淘汰。
截止目前,本方法已应用三个月共计100批,应用效果良好,已为车间节省工时费1.5万元。提出本次小改革的操作员也因此获得了合理化建议奖金1500元。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