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助滤剂 硫酸新霉素 丙酮酸 羊毛脂 山梨醇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四环医药剥离“现金奶牛”,转型为何总拿“仿制药”开刀?

四环医药剥离“现金奶牛”,转型为何总拿“仿制药”开刀?

https://www.cphi.cn   2022-08-01 13:38 来源:药智网 作者:黄仲平

近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拟提议出售其部分或者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而未达业绩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传统医药类业务及资产,出售事项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完成。

       当下的中国制药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震荡,一面是集采窒息般的压迫感,注定相当大比例落后的药企将被历史淘汰,一面是创新药正在中国大地上呈现燎原之势。在这样的历史当口,所有药企都被这洪流裹挟着,没有哪一家药企能独善其身。

       分拆、整合、出售等调整动作将成为这一时期药企的常态,在格局动荡的时候,谁的调整动作越快,战略决心越坚定,谁就越有可能赢得创新药时代的胜利。

       剥离“现金奶牛”

       近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拟提议出售其部分或者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而未达业绩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传统医药类业务及资产,出售事项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完成。

       这对四环医药来说可是重大事项,2021年,四环医药仿制药业务板块收入达25.98亿元,占总营收的78.94%。

       在过往的发展中,四环医药积累了大量仿制药产品。重点核心品种马来酸桂呱齐特注射液是目前国内开展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以来唯一获批的脑卒中治疗领域的药品;高技术壁垒产品非PVC粉液双室袋已有四个品规获批;在现代中药及工业大 麻领域,四环医药旗下的澳康药业拥有164个批准文号的中药及化药生产品种,其中128个品种是国家医保品种,4个全国独家品种。

       另外还有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重磅仿制药的接连获批,为四环医药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长久奋斗的业务,又拥有可观的增速,四环医药仿制药业务为何说卖就要卖?

       原来早在十年前,四环医药就开始布局创新药。自2012年完成对轩竹生物的全资收购开始,四环医药就全力攻关具有高技术壁垒的肿瘤创新药研发及糖尿病新药研发。至今,已总计投入超过25亿元,并孵化了两个已经成熟的创新研发平台:轩竹生物及惠升生物。

       轩竹生物的管线聚焦肿瘤、代谢、抗感染、消化等领域,覆盖了小分子、单抗、双抗、双抗-ADC、融合蛋白、蛋白质降解等前沿技术,拥有20余款产品管线;

       惠升生物则是在2014年孵化,聚焦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有近40款产品管线。产品线涵盖了全系列二代、三代、四代胰岛素及类似物,以及多款新型降糖药。

       四环医药孵化的这两家公司,近两年来开始陆续进入冲刺阶段,轩竹生物已成为国内乳腺癌赛道布局最全面的公司之一,CDK4/6抑制剂吡罗西尼已经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国内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安纳拉唑钠肠溶片,目前已经入上市申请阶段。

       而惠升生物产第二款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第四代德谷胰岛素已完成临床III期试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研发进展处于国内首位。

       依靠仿制药业务的输血,其实四环医药一直过得不错,截至2021年结束,四环医药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6.82亿元,负债比12.6%,财务非常稳健。加上独家代理的肉毒素产品已经开始放量,可以说四环医药并不缺钱。

       因此,此次四环医药剥离仿制药业务实属有些难以理解,不过剥离日渐式微的业务、聚焦核心业务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MNC业务调整频率加快

       四环医药二十几亿营收的仿制药业务剥离,在国内已经可以算一个大事件。但相较于一众跨国大药企(“MNC”)的分拆整合,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近年来,在医药环境加速变化的背景下,不少跨国大药企都纷纷开始调整发展策略,如诺华、罗氏、礼来、GSK、武田、辉瑞等企业。

       光是7月份,跨国大药企的“瘦身”动作就发生了好几起。

       上旬,诺华旗下仿制药业务部门山德士对外表示,诺华将于今年年底决定对山德士进行剥离或是出售;中旬,赛诺菲与Neuraxpharm达成协议,将17种药物出售给Neuraxpharm,这些药物包括两个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疼痛和血管疾病的产品组合,等等。

       如果将时间跨度稍微拉长一些会发现,这些跨国大药企早就开始积极加速“瘦身”以及调整业务。

       从2019年开始,武田制药就一直处在“卖卖卖”的状态,从2019年5月将干眼症处方药Xiidra以53亿美元出售给诺华,到2020年12月与合肥海森医药3.2亿美元的交易,武田已累计完成了10项以上的业务剥离,达成了剥离超过100亿美元非核心业务的财务目标。

       其他的,如阿斯利康陆续出售旗下重磅药物Crestor、Eklira和Duaklir等;默沙东将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及部分成熟药品剥离入新公司欧加隆;赛诺菲发拆分出原料药企业EUROAPI独立上市;第一三共向复星医药转让中国大陆地区可乐必妥制剂的生产销售权;以及更早之前辉瑞将仿制药业务独立组建成辉瑞普强等等,这些事件都显示着跨国大药企们的仿制药业务调整正在加快频率。

       2020年是一个关键节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全球的市场环境,从而影响着跨国大药企们的布局。

       总结来看,跨国大药企们纷纷剥离管线聚焦主业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而它们的新方向也显而易见,肿瘤免疫将成为下一个现金流,神经科学领域成为大家已经布局并期待发展的潜力领域,除此主流方向外,有很多药企也在关注罕见病疗法方向。这些布局均与现今的技术进展密切相关,譬如基因疗法主要应用于罕见病、遗传病领域。

       在中国,跨国大药企们面临的是更加复杂压力更大的集采局面,致使这些MNC的策略更加激进,出售、关停和退出成为在华业务的常态。利润被压缩、市场收窄之后,剥离成为必然。

       仿制药成烫手山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制药企业几乎都经历了一段疯狂扩张的岁月,那是仿制药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

       然而进入集采时代后,血雨腥风来袭,就连恒瑞医药这样的强者也都受到重创,更别提那些小药企。核心品种集采一旦丢标,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遭受打击之后,这些药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变卖资产回血。

       信立泰便是遭受集采重创的典型微观样本。

       在仿制药时代,信立泰最核心的产品是“泰嘉”,仿的是赛诺菲原研的氯吡格雷。那时中国的专利法尚未健全,信立泰成了时代的幸运儿,抢在原研药登陆中国之前上市。靠这一个品种,信立泰2009年登陆资本市场;到2013年时,泰嘉的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15亿元,占其当年总营收的64.46%。

       一直到2019年上半年,信立泰收入达到23.56亿元历史峰值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在2019年的国家集采中,泰嘉竟然意外丢标了。丢标使得其2020年的财务数据惨不忍睹。信立泰2020年营业收入27.39亿元,同比减少38.74%;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91.49%,其中泰嘉的收入同比减少59.97%。

       从2020年开始,信立泰陆续将不必要的仿制药打包出售,从盐酸达泊西汀、盐酸厄洛替尼、利伐沙班、甲磺酸伊马替尼,到在研品种重组人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等,统统卖掉。

       集采时代,仿制药是负资产已成为行业共识,转型是国内许多药企正在思考的问题。可问题在于,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战役”中,仿制药企业该选择哪种转型路径才能成功突围呢?

       从目前各大仿制药企的转型方向看,主要有几个主要的转型路径:

       一是往纵向一体化发展,向上游原料药领域拓展,实现产业链一体化,打造成本优势,如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二是往非医保业务方向努力,如进军医美领域的华东医药等;三是往创新药方向发展,这是大药企的主要选择,如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四是布局高端仿制药、首仿药、改良型新药或生物类似药,这是中小型仿制药企的主要选择,如福元医药等。

       至于哪条路能成功,动荡年代,一切都还无法断言。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药企 仿制药 四环医药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