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上班上得好好的,每天按部就班工作,按时下班接孩子,这样的工作节奏我也坚持多年,但最近公司内部却传出小道消息我公司要被收购,并且说的跟真事一样。以我公司的传统,一般小道消息都是非常准的,甚至有可能是上面领导层有意放出来的,想先看看员工的反应。并且从中层领导开会的次数也能反映出来,最后我们主任莫名的会议参加的多了。而且会议时间都挺长,开完会也不跟底下人传达了,所以真的会有大事要发生。
公司的重大变动,也是笔者本不想看见的,本人基本情况:刚刚年过四十,这个年龄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已没有了绝 对竟争力,并且要养孩子、老人、房子,每月需要固定开销,特别怕没有收入。
该来的终究会来,果不其然,一个月后的下午,公司突然宣布被收购,收购后现在生产状态暂保持不变,新东家的管理人员会逐步介入,了解人员、设备、生产运行真实情情况,适当调整。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其实我是知道我们原班人才某些岗位人员是多的,说是适当调整,实则重大调整,管理层岗位也缩减了,需要内部竟聘,因此原公司管理层领导有部分主动离职。
涉及到我们基层技术员岗位的竟聘也有很多岗位变化,新东家人员逐渐介入,质量体系也有些变化,人员有了调整,原来车间有许多辅助人员,这些人员不参与生产劳动,也不参与工艺管理,要严格划分属于纯文职,因为他/她们有公司某些领导的“特殊关系”在里面,工作内容很简单,这些“特殊关系”人员就是负责一些办公耗材领用、考勤记录、劳保用品、节日福利发放、特殊情况加班统计、打字复印加扫描等工作,不过这次全面收购,谁的特殊关系也不行,“关系”人员工作不饱满,甚至是无效劳动,肯定是要走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原来都是人工来统计的,效率极其低下,属于重复劳动。新东家引入考勤综合系统,这些工作完全由软件自动升成,如果有需要数据,直接导出就行,这个岗位人员就算没有了。这些“关系人员”要么去一线劳动,要么直接回家。
看得出来新东家肯定是各种资源优化再优化。且变化还要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现在论到我们这种一般技术管理岗位了,也就是我的岗位,本人第一想法还是留在现单位,但新东家进来肯定会带着自己的一套质量体系,公司的技术人员配置肯定是要变动的,部分岗位是要被合并或者减掉的。
因质量理念的不同,我们某些岗位职责要重新划分。像我这个设备技术员岗位也位列其中,涉及我设备技术员的,也有大变化,我原来是只负责计量校验和设备维修的技术员,现在岗位职责有变化,新的职责增加了设备确认、公共系统确认工作。这些原来都是有工艺人员负责的,现在岗位调整,工艺人员只负责工艺,人员定额少了,这部分内容归到设备这里了。并且这个岗位波及多个人员,意味着,我(设备员)的岗位也要竟聘,要和管验证的技术员来竟聘,发布岗位调后,即刻开始接收报名,提供个人简历,一周后参加统一的内部竟聘面试。
我肯定是要报名的,因为现在的工作节奏真的不想被打破,索性一周内开始了突击学习,不论是自己现在的岗位知识,只要是竟聘岗位所要求的我也一并学习。岗位待遇暂时不变,但工作内容大幅增加,也就是意味着岗位合并的。肯定有竟聘不上而离岗位向下一层级调整。我不能再向下了,再向下就到了一线员工了。
面试过程中,并不是针对岗位要求提的问题,面试人员仅仅是针对我的简历所写内容,也就是我原来干过什么工作提了一些问题,看自己对本职工作了解多少,其它的跨我现在专业的倒是没怎么提问。以下的部分主要问题内容:
你认为车间里最熟悉设备的人是谁?
答:是设备操作人员,虽说我们是负责维修,但操作人员与设备“相处”时间最长,有点异常最先察觉到,尽早报告,不至于将问题扩大化。我车间设备问题最大的就是,生产人员认知差异,生产与设备打嘴仗(吵来吵去)的,什么维修不及时了,维修叫不下来了,修不过来,没有备件等等。设备的说生产人员只管用,不管修,只要设备能动,我管你什么时候坏,设备坏了,我正好休息,甚至你修设备时,我都不一定在边上看着。至少设备的外部检查这一块,操作人员是能够做的,因为你们与设备接触时间最长了,也是最熟悉设备的人,不夸张的说,设备有一点异常声响都能听的出来。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历史上典故因一颗钉子丢失一个国家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反映到制药上面,就可能是一批料或几批料的报废,甚至是市场反馈。
你对目前设备的使用记录有什么看法?
答:设备使用SOP都流于形式,为了记录而记录,根本无法反映出设备实际情况,有问题也不敢记录,没有真正把使用与维护保养记录利用起来。
企业的设备维护或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备与工具进行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 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的影响。企业应当建立书面的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并按其周期性实施。
最后一个问题,惊呆我了——你想怎么管理设备?谈谈你的想法!
我只能按照自己预想的来说——答:我师傅曾对我说过“设备不会说话,但故障会开口要价”,小问题不改将会变成大问题。设备管理有全员负有责任,预见性维护才是大知慧,使用人员、维修人员、技术员都负有责任,从“坏了再修"转向"防患未然”,共同制定个性化保养方案,深度参与让普通工人也能发现专业问题,设备维护设置电子化维护信息,这样更便于查询和提醒,并根据设备的维修记录,依据厂家建议及自身经验,预测各种备件的更换。
节省维修时间,意味着增加了生产时间,同样会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所以合理利用生产中的设备空闲时间来对设备进行维护,能提前维修保养的可以适当提前。
回答完这些问题,面试人员就告诉我说面试结束了,几天内会给通知的,但我出去的时候,仿佛看见面试人员在我简历左上角打了个对勾。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