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S伟的伟 浅谈灭菌柜温度验证那点事儿

浅谈灭菌柜温度验证那点事儿

作者:S伟的伟  来源:智药公会
  2025-04-14
脉动真空灭菌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等行业的灭菌设备,用于固体、液体、工器具、过滤器、衣服、胶塞、铝盖的灭菌设备。它通过高温高压和真空干燥的方法对物品进行杀菌。灭菌过程中通过真空泵将柜内空气抽尽形成真空状态,然后导入纯蒸汽,纯蒸汽在柜内迅速扩散并渗透到物品的深部,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经过湿热灭菌后,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10-6,保证了无菌操作,保护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温度测量

       脉动真空灭菌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等行业的灭菌设备,用于固体、液体、工器具、过滤器、衣服、胶塞、铝盖的灭菌设备。它通过高温高压和真空干燥的方法对物品进行杀菌。灭菌过程中通过真空泵将柜内空气抽尽形成真空状态,然后导入纯蒸汽,纯蒸汽在柜内迅速扩散并渗透到物品的深部,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经过湿热灭菌后,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10-6,保证了无菌操作,保护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应每年对设备进行温度分布验证,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验证内容包括,BD试验、气密性测试、热分布和热穿透测试等项目,其中温度类测试一般是在验证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汇总下来就是灭菌温度比设定的高或低的现象。

       现象一:温度验证中比较易出与的现象包括温度上限不可控。灭菌温度超设定上限了,以121℃为例,运行过程中实际温度超出灭菌温度+3℃以上,121℃灭菌时实际温度达到了125℃或更高,当然并不是125℃不行,某些情况下比如设备只是用来灭衣服、工器具,这些物品能耐受125℃,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风险(过度杀灭法)。但问题来了,如果设备你是一直温度偏高也就罢了,只是超温灭菌效果肯定是没有问题的,F0是下限要求,不是区间要求。但是要是忽然温度低了怎么办,不仅仅是设置121能到125,那就是控制问题了,要么补偿设置问题了,设备探头校准了吗,这个温度不能准确控制有大问题。设备控制能力不足,那么这次是超了4℃,无法确定每次都是超而不是低于呢。如果是自动停止加热模块出问题,超过比较大的程度才能停止,彻底失控那可太危险了。如果仅是设置出问题,+4℃是设备本身参数所允许的。因此必须查明原因并解决。要想验证成功,设备必须稳定。

       现象二:灭菌过程突然个别探头温度突然下降。灭菌过程中单个探头温度突然掉到了121℃以下。例如热分布有一个温度点突然下降到121℃以下,过了几十秒后恢复到了121℃以上。排查了压力,蒸汽,阀门,探头布置,没发现什么问题。一般蒸汽不足,也不会每个探头都变化那么快,设置的数据记录间隔是30s或60s,可能就是几秒钟内发生的事情而已。毕竟每个探头本身的误差也不一致的。

       一个探头出现瞬时的问题,经常做灭菌柜验证的朋友会觉得很常见,笔者分析可能以下原因,一是线管里或是探头与线的连接的地方有水汽,遇蒸汽挥发造成短暂吸热导致。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探头上方凝水导致,遇蒸汽加热又升温恢复正常。也可能是探头触壁或者接触物品架子。至于如何接触的,有可能是被蒸汽吹得。蒸汽把线吹动了,线接触到了金属壁,建议布点的时候不要留太长,并且用金属丝或者耐高温扎带固定。第三SIM盒(集线盒)中是否进水?灭菌器里的水会顺着探头进入SIM盒里,影响探头温度。水顺着探头的线倒流到了SIM盒子里(可能肉眼很难看出),可以充分晾干探头、线、SIM盒子后,在合适的地方用干毛巾包住探头的线用来充分吸收水。如果仅仅只是1个热电偶降了还是冷凝水蓄积可能性大些,一般热电偶线盒前都会开口排水避免进线盒。第二个原因是探头坏了,解决方法就是更换探头,校准后再使用。

       现象三:湿热灭菌满载冷点总变化,在验证执行过程中确实发现会有变化,但前提是腔体内冷点不明显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温差很小。如果冷点出现的温度他们本身之间温度偏差很小的话,我并不认为一定要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点作为冷点!但冷点确实要监控!

       冷点总变化的原因分析,自身探头的偏差问题,不同的温度探头即使经过校准,其测量精度仍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在湿热灭菌环境中,微小的精度差异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放大。例如,多个探头测量同一位置的温度时,由于各自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不同,可能导致记录的温度数据有偏差,从而影响对冷点位置的准确判断,使得冷点看似发生变化。

       第二探头老化,长期使用的温度探头性能会逐渐下降,老化的探头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在湿热灭菌这种对温度测量要求较高的环境中,老化探头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真实温度,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进而使冷点位置的确定出现误差,呈现出冷点变化的假象。

       第三负载差异,每次湿热灭菌的负载情况很难完全一致。负载的类型、数量、摆放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灭菌腔内的空气流动和热传递。不同批次的药品包装形状、密度不同,或者器械的摆放疏密程度有别,这会改变空气循环路径和热量分布,使得原本的冷点位置发生改变。即使在负载量相同的情况下,负载摆放位置的微小差异也可能导致气流模式变化,进而影响温度分布,导致冷点移动。通过验证试验确认热点、冷点、选择的温度控制点之间的关系。热穿透数据可以证实负载内所获取的最高温度和最大F0值,应不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确保冷点达到足够的杀灭效果。

       验证方法局限性,现有的冷点验证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采用较少数量的温度探头进行测量,可能无法全面覆盖灭菌腔内所有可能出现冷点的区域。某些温度变化剧烈或不易察觉的区域可能因探头布置不足而未被准确测量,导致冷点判断不准确。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