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这项方案提醒我们:药品生产不再是"锅碗瓢盆"的传统作坊,而是在走向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的新阶段。其实,如果其实说白了,就是要让医药行业全面"上云、用数、赋智",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该方案的目标是什么?让药品更安全、企业更强大
这份方案的最终目的有三个关键词:保障药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先进产业链。到2027年,要实现"数智化"基础初步完善;到2030年,主要医药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具体成果包括:推出30项以上技术标准;研制100种高性能的智能制药设备与软件;建设100个"智能药厂";建立医药大模型平台、数据中试中心、服务商体系。
为什么突然推出新政,现在要做这件事?
因为全球药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光靠"便宜"和"人海战术"已经不行了。我国要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必须靠智能化、数据化来提高研发效率、生产精度和市场响应速度。而这些,正是"数智化"要解决的。
数字与智能技术正在推动医药制造行业的变革,使其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转型。在研发环节,人工智能能够快速找出疾病靶点、自动设计新药分子、用虚拟动物模型替代实验鼠、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提升临床试验效率,并让中药研发更加科学,从而加快研发速度并降低失败率。在生产方面,现代医药工厂借助3D模拟、AR/VR技术、数字孪生工厂等手段实现数字化设计和全流程模拟生产,推出智能定制工艺,同时实现自动化设备管理、仓储配送、能耗环保的数据化,医疗器械生产也通过机器人和模拟系统加速验证,使工厂更加聪明高效。
在管理层面,药企通过高级排产系统(APS)安排生产计划、建立智能供应链实现跨企业协同、推动数据资产化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决策从经验型转变为数据驱动型。在药品质量与追溯方面,全流程质量控制通过实时监控生产参数、预警质量风险、保证数据完整可靠、提高质量回顾分析能力等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同时,药品物流和不良反应监测也实现了智能化,药品配备追溯码和唯一标识,运输过程实时监控,冷链全程跟踪,智能分析药品供需并预警短缺,自动采集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提升药品安全监管能力。
另外,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医药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六个有"政策配套,包括制定转型标准体系、建立数据中试平台和智慧监管平台、提供资金支持、组建专家委员会、发展第三方数智化服务机构以及联合高校和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总结
综上所述,从这个最新政策方案可以看出,未来的医药工业将不再是"造药",而是"设计药+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的全新体系。数智化不仅让药品更安全、更高效,更能提升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一步的药厂不是机器轰鸣,而是算法运转了。此时此刻,这场转型已经开始,所有制药企业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准备好了吗?
参考来源:
【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https://www.miit.gov.cn/jgsj/xfpgys/wjfb/art/2025/art_3077bb1835d54962a55ff61b6addf4fa.html
【2】《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解读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4/content_7020850.htm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