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一季度 A 股走出了“V”型反转的图形,而医药板块走势相对平稳,但是在板块内部则出现了分化,比如具有科技属性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子板块成为了疫情控制之后的主力军,一方面是契合了该阶段的市场风格, 另一方面则是疫情之下暴露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落后状态,这势必会成为日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医疗器械迎来黄金发展周期
医疗器械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业界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医疗装备上较为薄弱,因此更需要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审批上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政策的推进都切实对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使企业研发成本、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加速了产品的上市,使得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不仅是政策的扶持,市场的高需求和资本力量的注入,也让医疗器械企业有了研发投入的底气。据预计,2019年至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1%,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767亿元。
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增加、以及医保覆盖范围及深度的提升,我国对医疗器械需求将持续增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另外,有行业人士表示,本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很大的问题不是药品,而是医疗器械,例如医用防护器具的缺口、诊断试剂盒的“漏检”、高端医疗设备配置不足等,都说明在现代医疗,特别是应急医疗中,医疗器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此次疫情可以预见,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推动产业的发展布局将得到重视。
中国生物制品市场2023年或将超过6000亿元
随着物质的繁荣,人口的昌盛,环境的变化,传染性疾病的增多,以及不断复杂化的疾病的出现,生物制品应运而生,其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来提升人体免疫能力,有效地抵制各类疾病。
有业内人士表示,受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预计2023年中国生物制品市场将超过6000亿元,每年都有20%左右的增长。该人士认为,产业增长主要是因为法规改革、人口老龄化以及发病率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等。未来5年至10年,中国整个医保支出会从2万亿元提高到4万亿元,这将对整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会。
随着生物制品领域研发、市场不断的升温,生物产业俨然已经成为目前的朝阳产业,有数据显示,生物制品产业销售额平均每年正在以25%-30%的速度增长,成为成长性较快的产业之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洞察产品的市场走向,是企业布局的重要前提。
如在生产方面,**作为生物制品,产业化难度比较高,比如毒株的获取和转化、稳定的生产工艺以及高标准的监管等。我国的**产业尤其是新型**产业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但随着新《新**法》的发布,行业准入门槛将被进一步提升,这对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利好具有领军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头部企业。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