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能知皮毛。
新冠**作为备受期待的产品,到底到哪一步了?车间状况如何?这些问题时刻受各界关注。8月23日,央视新闻发布微博称,记者进入新冠**车间一探究竟,终于为我们发来了新的一线消息。
在长达两分钟的视频里,包含了很多信息。作为半个业内人士,来看看视频中能解析出哪些信息?
一、这里手套最好还是戴上
这应该是预灌封技术,设备是BOSCH的,国内也有能做预灌封的企业不太多,但也有。预灌封是高值药品的未来的一个灌装趋势。工作人员都穿着洁净服,但这手可能是戴了比较接近肤色的手套或者是裸手。当然,这应该是调试阶段,而非正式生产。相信正式生产时,必定戴手套。
预灌封技术有一个好处就是确保一针一用,不会出现交叉感染。只要是不用额外稀释直接注射的,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此外,我们要知道一点,如果用传统的瓶装,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多余装量。比如美国药典就推荐传统的药瓶要灌装超过剂量的20-24%,像现在新冠**这么缺少的情况下,同样的配制总量,预灌封技术可以多产出20%的支数。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技术亮点,绝不是简单的为了增加成本来提价。
二、工装还是要穿的
这里可以看到,有的员工戴了口罩、头套、鞋套,有的则没有这么全面,貌似只戴了口罩。所以这必定是调设备阶段。此外,这一步可能是包装阶段了,没穿工装的可能是设备人员。
在企业车间,绝大多数是穿戴整齐入内的。甚至在更衣间单独有设备人员的更衣放置柜,毕竟车间空调有高效过滤器等设备。我们裸露的皮肤有碎屑脱落,会污染环境,对过滤器而言也是种消耗。减少污染,和净化环境同样重要,清洁过程其实很耗费精力的。当然,图中这一步如果是包装阶段,那就不属于高风险区域。有的企业会把包装放在较为清洁的普通环境,只要已经完全密封好,就不怕,毕竟最终也是使用在普通环境中。
三、移液枪还是不要打横
这图右上角红色方框里的是枪架,用来平时放置移液枪。在本图中工作人员,人手一只枪在做检测。为什么说是做检测?他们没戴头罩,头发裸露,这必定是普通环境。右侧白色的方形物品可能是96孔板,做酶联免疫实验用,或者梯度稀释抗体、药物之类会用到。里面的员工可能用的是50-200微升的移液枪,因为她前面是盒子里放的是黄色枪头。
此外有两只移液枪是横放在实验台上的,这可能是个错误的操作,因为实际情侣不同,只能说是可能。移液枪是用来吸取液体用的,前段有个空管子的枪头,在吸取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残留在枪头中。如果打横放置,液体会倒流进入移液枪内部,一是可能引发故障,二是可能在下次使用时进入新的试剂,引发污染。所以移液枪是不得横放、倒立的,当然这里也可能是完全没有用过的新枪,那就无所谓了。
四、包装上有英文
如果只是在国内销售,大概率是不用注明英文的。所以后期可能会针对国外市场销售,这也是很正常的操作。即使不考虑市场份额,单单从人类社会的经济贸易也要做的事,只有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最令人关注的应该是**能不能对抗国外的毒株,对此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回复,目前从国内外20来种不同的新冠病毒株都能中和。这是一个可喜的结果,当然这一成果和灭活**的开发原理密切相关。
灭活**,保留了最多的病毒识别点,这点比基因工程**要强很多。但凡基因工程苗,不管是蛋白表达还是病毒载体基因,都是有限位点,或者有的是一个位点。其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个位点关键绝对稳定,这是隐含的一个假设和前提。如果变异没有发生在那里,或者对那个位点的感染机制没有影响,那自然如何变异都不会影响**效果。灭活**,就是多把钥匙和锁,所以可能蒙对的几率会高。本质上,就跟冲 锋 枪与狙 击 枪的道理差不多。敌人多,自然是冲 锋 枪哒哒哒更容易控制情况,而敌人少时,则可以狙 击 枪biubiubiu。
目前年产量只有三亿支,所以估计会根据风险性高低来做出预估分配市场。期待这次能彻底改变疫情局面,让世界回归正规。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