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久越艰辛,敏感性不能丢
药企申报停产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单一因素,那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多数是有复产需求的。但复产绝不是下一个批生产指令就可以的,有些难点可能比原先申报停产时要更复杂。我们先简单的看有哪些原因引发的停产。
原料断供引发的停产:这在一些中成药或者原料药厂家少的品种里有发生的可能,虽然有周期性的波动,但如果让人员度过这个无预期产出的阶段,可能会伴随着降薪。一旦降薪发生,可能就有人员离职,如果再加上拖欠工资等情况发生,那可能工作交接就会有遗漏。尤其是怕那些技术骨干的离职,很容易出现技术工艺的断层。虽然我们都说有SOP,但总体来说,SOP往往是偏向法规的遵守优先,其指导性难以比人实际操作更明了。当原料有了,重新生产时,可能会有瑕疵品出现,甚至短时间找不到具体原因,需要磨合,也就使得比原计划复产时间更加延迟。
产品无市场份额造成的停产:一般来说,企业是宁可有小批次的生产,也杜绝完全停产的。毕竟重新复产会面临很多检查及压力,当产品无市场份额停产,也就预示着原辅料、设备、人员都有,但开机就赔钱。同样的是上面的人员流失难题。
设备、厂房、环评、消防等引起的停产:在药企都知道车间有些设备很贵,维修成本可能较高,还有一些是厂房,因为年头多,会出现腐蚀,甚至塌陷倾倒。在总体行情不好的观望阶段,高层可能选择先停产,搁置。如果本身企业能有人员维护,那这个搁置过程会能尽量避免进一步恶化。如果人员也走了不少,留下的也没有责任心维护,或者不懂如何维护,则会进一步被破坏。可能原本只是注射用水系统问题,后面带出来车间彩钢板和电力也出现了问题。
所以要避免以上的问题出现,在确定停产时就要有对应的保底策略:
一是要保留关键技术人员。
有些情况下,宁可给管理层降薪,也要保住技术人员。尤其是当管理层已经不在一线出现,已经技术生疏时,留下一两个能走完整个流程的人员,对复工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要定期练手,熟悉各个环节,避免生疏遗漏。当然也可以趁这个阶段,鼓励员工积极复盘、修改升级原有的文件记录等等。这一方面是利于让员工不忘技能,避免人心涣散;另一方面也是让高层看到员工有事做,愿意为此付费。甚至有条件的,可以在最后一次生产时,全程录像作为未来复产上手的教学参考。
二是仓库日常盘点不能停。
因为停产阶段,药监部门大概率不会来公司看现场的,生产线是停了,但其他部门是运转的。但因为没人查,所以不排除一些台账、记录会出现漏写、不写,甚至物料也因为过期等原因而报废处理。为避免消极怠工引起的损耗,这个盘点要定期检查。
三是设备要保证定期维护。
因为不运转了,所以无法在使用中发现隐患,更多的是依赖设备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定期开机运转,尤其是南方梅雨季节,电器容易返潮故障。因为停产不代表你不用做留样检测,还要为已上市药品质量负责,所以检验涉及到的资源要保证匹配。
四是定期与上下游合作商等有沟通机制。
比如原料的供应对接人员有无变动等等,这是避免后续复产时无法第一时间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定期沟通,也是向各界传递“公司在调整,不是破产”的信号。而且也对应着公司基本盘的稳定性,这对于后续的复工是有促进作用的。
五是药监等系统会议要及时参加。
在停产后,比在产状态下更容易有懈怠感,对于监管部门会议内容要保证及时传达相关部门,避免职业敏感度消失。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