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老薛 时评:公布600多家制药人手机号,国采办“谁家孩子谁管”的背后逻辑

时评:公布600多家制药人手机号,国采办“谁家孩子谁管”的背后逻辑

热门推荐: 医药采购 集采 中选企业
作者:老薛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3-17
3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文《关于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企业联系人信息的公告》,这次明确医药机构、医护和群众等社会相关人员,可以直接联系到相关企业。

  联系不上的药企

  3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文《关于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企业联系人信息的公告》,这次明确医药机构、医护和群众等社会相关人员,可以直接联系到相关企业。

《关于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企业联系人信息的公告

  图源上海阳光采购网

  整个名单共五十多页,超600家药企,表格涵盖内容包括“集采批次”、“品种名称”、“中选企业”、“联系人名字”、“联系电话”、“座机”和“电子邮箱”。属于首次把手机号硬性规定公开,比以往的只公布座机是方便了很多。

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企业联系人信息的公告

  图源上海阳光采购网

  以往是座机打天下,真要是需要联系相关人员,未必有人接。我自己就遇到过,买到的药品内包装设计有问题,联系持证企业时那个座机电话明显就是个摆设。正常情况下座机要么是响铃,要么是占线,那次连提示都没有,打过去是毫无反应,然后挂断。迫于无奈,联系了受托生产的企业,才找到持证人。这种情况可能不是个例,也是类似情况催生了要求留手机号的规定。

  有无必要这样把企业联系人公之于众?

  当然有。像我遇到的这种情况,估计很多人打不通电话也就认倒霉了,但潜意识里肯定认为“药厂真不厚道,拿个假电话号码糊弄人”。这种想法对于整个医药行业都是会带来负面效应的,还会影响到整体的治疗作用与对集采政策的污名化。毕竟药品试验都会有安慰剂做对比,情绪和认知能干扰药效。也就是说当患者对药品和药企产生了质疑,那大概率会影响药物的实际作用。

  药企应如何对待这种可能要求24小时在线的电话咨询?

  我们公司有个岗位,是技术支持,也可以理解为售后专员,主要负责电话沟通在线答疑。见过其工作状态,无论何时电话一响,立马找到最近的相对安静的位置接听,确实很累人。我要说这个岗位能促进药企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可能很多人也能想通。毕竟如果本身药品质量稳定,供货正常,不良反应少,那么这个岗位就相对轻松。而一旦质量有问题或者说不良反应多,那势必会接到铺天盖地的电话。同为医疗行业,可能会压住怒火沟通。但药品是针对各界的,其他人未必有这个想法,大概率是有可能遭受谩骂责难的。会迫使生产、质量关注药品,避免给接线员增加难度。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相关人员被恶意骚扰,被无关电话占用时间。还有就是专线专用,防止成为企业各项事务的总话务员。保护好联系人的个人隐私权,预防信息诈骗。

  药企联系人该具备怎样的业务能力?

  很多岗位都是根据对接人的身份特征来设定的,这个联系人要面对的比以往职位角色更复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属于专业人员,普通消费者可能属于不具备医药常识的群体,所以联系人既要能用专业知识快速解决问题,又要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答疑解惑。对外不仅要明白GMP,也要懂GSP和药物警戒,还要有信息整合的能力。对内要能协调仓库、物流、质量、生产等部门,追溯质量风险来源,传递临床一线信息,设置的职位太低是肯定不行的。专业性、强沟通、合规性、服务性缺一不可,既要有深度,又要能横向跨领域协作,对一些企业而言,颇具挑战性。

  这个岗位改变了传统的“售前”、“售后”分工,综合性的成为药企顾问,一个好的联系人对于打造药企知名度和品牌推广、市场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鉴于目前太多的药企没有相关的经验,可能更多的是从企业内部销售、注册、法务、质量等部门挖掘人才,这就需要针对性的培训,以及让自己人私下打电话“考核”,通过这种对抗训练提高应对能力,才能避免把对外窗口表面化、影视化,切实给药企带来价值。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