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角膜痛的患者的眼表几乎可能没有显著的体征,但却有严重的主观症状,包括烧灼感、疼痛、痛觉减退和异感症等。角膜是人体神经末梢分布最密集的组织,组织极度敏感,角膜痛发病率很高,但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不一致。泪膜的不稳定、泪液分泌异常、眼表炎症和泪膜渗透压增加等多种因素可能参与干眼相关角膜神经痛。角膜神经痛已逐渐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但角膜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使得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极具挑战性。临床多依据干眼相关角膜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进行抗炎治疗、润滑眼表、促进角膜神经纤维再生治疗、针对感受器的镇痛治疗、睑缘治疗,如有必要需进行全身干预治疗。全身干预治疗的药物包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电压门控钙通道的 α2δ 亚基结合,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抗癫痫药物如卡马 西平,抗抑郁药物,抗炎药物等。
美洛加巴林是电压门控钙通道 α2δ 亚基的一种新型加巴喷丁胺配体,经口服给药,美洛加巴林最初在亚洲的带状疱疹后疼痛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效果和耐受性,继而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亚洲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效果和耐受性。2019年,美洛加巴林被批准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如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新近有研究评估了美洛加巴林在泪液缺乏的干眼症大鼠模型中的疗效。研究发现在切除大鼠泪腺 4 周后,会诱发痛觉敏化和慢性角膜疼痛,口服美洛加巴林可抑制痛觉敏化和慢性疼痛,并且可以抑制延髓三叉神经核的 Fos 活性。角膜感受到的疼痛会传递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的Vi/Vc区和三叉神经脊束核(Vi/Vc)亚核、然后传至丘脑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在此研究中,神经病理性角膜痛大鼠 Vi/Vc 中的 c-Fos 表达显著增加提示了持续的疼痛输入,而美洛加巴林可以有效减少其表达。这些发现表明,美洛加巴林可能是治疗慢性眼痛患者的一种新方法。
DED 患者的眼部疼痛通常难以治愈,且仅靠人工泪液无法改善。美洛加巴林对α2δ-1背神经根亚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镇痛效果更持久,并且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但是可能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不良药物反应,如头晕和嗜睡。相比之下,美洛加巴林对小脑 α2δ-2亚基的亲和力较,解离速度较快,因此导致的副作用较少。
此外,神经调节疗法在神经病理性角膜痛中的治疗作用也是其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之一,如欧米伽 3 脂肪酸分子也正在临床前阶段进行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类似的欧米伽 3 脂肪酸前体可促进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释放。神经保护素-1,具有抗炎活性可以与其他生长因子一起通过级联作用增加合成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从而促进神经发生。大 麻素受体 1(CB1)激动剂也被用于眼表疼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还有许多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神经病理性角膜痛的药物疗法,未来还可以聚焦对于不同症状强度和疼痛描述的患者使用个性化的治疗,研究疼痛易感性的遗传基因特征也是一个亟待拓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Patel S, Mittal R, Sarantopoulos KD, Galor A. Neuropathic ocular surface pain: Emerging drug target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Expert Opin Ther Targets. 2022;26(8):681-695.
2. Kikuchi K, Tagawa Y, Murata M, Ishida S. Effects of Mirogabalin on Hyperalgesia and Chronic Ocular Pain in Tear-Deficient Dry-Eye Rat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3;64(5):27.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