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恒瑞医药自免领域再传捷报!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获批,这是继强直性脊柱炎后,该药斩获的第二项重磅适应症。III期临床数据显示,其ACR20缓解率超70%,且疗效持续52周,显著优于安慰剂。
临床数据:疗效与安全双优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领域,恒瑞 JAK1 抑制剂艾玛昔替尼展现出了卓越的临床数据,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疗效与安全性优势显著,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表现出色,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疗效显著:高缓解率彰显实力
根据发表于《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的研究结果,恒瑞 JAK1 抑制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在给药 24 周后,接受艾玛昔替尼 4mg QD 或 8mg QD 治疗的两个实验组,均达到主要终点。其中 4mg 组达到 ACR20 患者比例为 70.4%,8mg 组达到 ACR20 患者比例更是高达 75.1%,而安慰剂组仅为 40.4%。这一数据表明,艾玛昔替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缓解率,使更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2 周时,ACR20 应答率分别为 73.3% 和 84.2%,ACR50 应答率分别为 56.7% 和 77.2%,ACR70 应答率分别为 36.9% 和 57.3%。较高的 ACR70 应答率,意味着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身体功能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与乌帕替尼、巴瑞替尼等已上市的 JAK 抑制剂相比,恒瑞艾玛昔替尼在 ACR20 和 ACR70 缓解率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虽然目前缺乏直接头对头的临床试验数据,但从已公布的各自临床试验数据来看,艾玛昔替尼的高缓解率使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针对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艾玛昔替尼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安全可靠:低风险保障治疗
艾玛昔替尼是恒瑞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的口服 JAK1 抑制剂,其高选择性是保障安全性的关键因素。JAK 激酶家族包括 JAK1、JAK2、JAK3 和 TYK2,它们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非选择性的 JAK 抑制剂在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正常的生理信号通路产生干扰,从而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恒瑞艾玛昔替尼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 JAK1 信号传导,能够精准地发挥抗炎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减少对其他 JAK 激酶的影响,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在临床试验中,艾玛昔替尼未报告重大心血管事件,这一结果与一些其他 JAK 抑制剂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较低的 JAK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曾被报道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使用。
艾玛昔替尼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其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且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停用研究药物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未增加。这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不必过于担心药物的安全性问题,提高了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长期的治疗是必要的,而药物的安全性是保证患者能够坚持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恒瑞艾玛昔替尼的安全性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治疗选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药多适应症:恒瑞的精耕策略
恒瑞 JAK1 抑制剂艾玛昔替尼在适应症拓展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战略布局,通过 “一药多适应症” 策略,不断挖掘药物的潜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也为恒瑞在自免药物市场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已获批适应症:覆盖广泛患者群体
目前,艾玛昔替尼已获批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这两种疾病均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群体庞大。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约 0.3%,发病高峰年龄在 18 岁 - 35 岁 ,患者总数约为 400 万。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以侵袭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 RA 患病率约为 0.42%,患者总数约为 500 万,男女比约为 1:4。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率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艾玛昔替尼的获批,为这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研管线:拓展适应症,挖掘单品价值
除了已获批的适应症,艾玛昔替尼还在多个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包括斑秃、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在研适应症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脱发疾病,全球大约有 1.47 亿斑秃患者,我国斑秃患者约 400 万人。目前临床上对于斑秃的治疗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艾玛昔替尼若能成功获批斑秃适应症,将为广大斑秃患者带来福音。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变复杂,临床表现和症状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范围内,针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药物市场需求巨大,艾玛昔替尼在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试验中已取得积极结果,有望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我国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艾玛昔替尼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推进,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不断拓展适应症,艾玛昔替尼能够最大化单品价值,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提升恒瑞在自免药物市场的竞争力。
剂型创新:满足多元治疗需求
恒瑞对于艾玛昔替尼的规划,涵盖了多种剂型,包括口服片剂、皮肤制剂和外用混悬剂。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治疗场景,能够满足患者的多元化治疗需求。
口服片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方便患者服用,适用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皮肤制剂如艾玛昔替尼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相关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等。外用制剂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对于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外用制剂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外用混悬剂则为一些特殊患者群体或特定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案,进一步丰富了艾玛昔替尼的剂型种类。这种剂型创新策略,使恒瑞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药物的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国产 VS 外资:自免战场的博弈
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JAK 抑制剂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巨头凭借其先发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国产 JAK 抑制剂则在差异化竞争和性价比方面寻求突破,恒瑞作为国产药企的代表之一,其 JAK1 抑制剂艾玛昔替尼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力。
●外资巨头垄断:“全能王”的市场压制
艾伯维的乌帕替尼和辉瑞的阿布昔替尼在 JAK 抑制剂市场中表现强劲,堪称 “全能王”。乌帕替尼已获批 8 项适应症,涵盖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等多个领域,广泛的适应症覆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上市以来销售额急速上升,2019 - 2021 年销售额分别为 0.47 亿、7.31 亿、16.51 亿美元,艾伯维预计 2025 年乌帕替尼的销售额将超过 75 亿美元 ,市场潜力巨大。
辉瑞的阿布昔替尼主要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通过阻断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位点可逆性和选择性地抑制 JAK1,调节多种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细胞因子发挥作用。2021 年 9 月在英国首次获批上市,随后陆续在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获批,也已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对其他系统治疗应答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的难治性、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为特应性皮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巩固了辉瑞在 JAK 抑制剂市场的地位。
●国产突围:差异化竞争与性价比优势
面对外资巨头的市场压制,国产 JAK 抑制剂积极寻求突围,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迪哲医药的戈利昔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针对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的高选择性 JAK1 抑制剂,其首个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复发 / 难治性(r/r)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并获 FDA “快速通道认定”。在 PTCL 治疗领域,戈利昔替尼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相较现有疗法呈现出高缓解率和持久的临床获益,客观缓解率(ORR)达 44.3%,完全缓解(CR)率达 23.9%,两者均高于现有治疗方案近 2 倍,且在多种 PTCL 常见亚型中均观察到肿瘤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 20.7 个月,超越现有疗法。这种差异化的适应症布局,使戈利昔替尼在竞争激烈的 JAK 抑制剂市场中脱颖而出,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恒瑞的艾玛昔替尼则走 “广谱抗炎” 路线,通过不断拓展适应症,覆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获批的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针对这两种常见且患者群体庞大的疾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研的斑秃、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等适应症,也有望在未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同时,艾玛昔替尼在剂型创新上也有所突破,涵盖口服片剂、皮肤制剂和外用混悬剂,满足全身性与局部治疗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与外资产品相比,恒瑞艾玛昔替尼在价格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且随着医保准入的推进,有望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以性价比撕开市场缺口。
定价博弈:医保与市场的平衡
医保准入对于国产 JAK 抑制剂的市场推广和价格策略具有重要影响。进入医保目录后,药品的销量有望大幅提升,但同时也需要面临价格下降的压力。以艾伯维的乌帕替尼为例,进入医保后价格降低,患者自付费用减少,这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药物,从而扩大了市场份额。对于国产 JAK 抑制剂来说,医保准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医保谈判降低价格,可以提高产品的可及性,增加患者的使用量,从而实现以量换价;另一方面,过低的价格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对研发投入和产品后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恒瑞艾玛昔替尼在定价博弈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产品价格以及医保政策等因素。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医保部门的积极沟通和谈判,争取更有利的医保政策,同时加强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扩大市场份额。只有在医保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国产 JAK 抑制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总结和展望
艾玛昔替尼的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获批,不仅是恒瑞在自免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更折射出国产创新药“深度开发单品价值”的战略升级。从快速起效到长效维持,从口服到外用,恒瑞正以“技术迭代+适应症拓展”重新定义JAK抑制剂的竞争规则。然而,面对外资巨头的专利护城河、国内扎堆研发的内卷压力,艾玛昔替尼若想真正成为“国产自免王牌”,仍需在临床优势、医保谈判、患者可及性上持续突破。这场自免赛道的马拉松,恒瑞能否率先撞线?答案或许藏在未来三年的市场与数据中。
参考来源:恒瑞官网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