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 G12D突变被称为癌症治疗的“顽固堡垒”,在胰腺癌、结直肠癌等高致死率肿瘤中占比超35%。然而,因其靶点开发难度极大,全球至今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4月1日,海博为药业宣布其口服KRAS G12D抑制剂HBW-012336首次获批临床,一举突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剂型限制等国际性难题。
图源:CDE官网
三大突破!
2025 年 4 月 1 日,CDE 官网显示,海博为药业申报的 1 类新药 HBW-012336 胶囊获批临床,用于携带 KRAS G12D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这是国内首 款获批临床的口服 KRAS G12D 抑制剂,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这款抑制剂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在竞争激烈的抗癌药物研发赛道中脱颖而出?下面将从三个关键突破点为大家详细解读。
在 HBW-012336 出现之前,市场上已有的 KRAS G12D 抑制剂大多为注射剂型。注射给药不仅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患者需要频繁前往医院或诊所接受注射。而 HBW-012336 作为全球首 款口服剂型的 KRAS G12D 抑制剂,患者只需按照医嘱在家中按时服药即可,大大提高了用药的便捷性。这种给药方式的变革,无疑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望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依从性,让更多患者能够长期、规范地接受治疗。
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阶段,其数据能够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初步的证据。在多种小鼠移植瘤模型中,HBW-012336 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抗肿瘤药效。与同类候选药 MRTX1133 相比,在同等剂量下,HBW-012336 的抑瘤效果显著更优。这意味着 HBW-012336 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在人结肠癌细胞 LS513 异种移植模型中,对 HBW-012336 与西妥昔单抗的联合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二者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出发,共同对抗肿瘤细胞,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有望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药物的安全性是临床应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单药及重复给药的毒理研究中,HBW-012336 均表现出了足够的安全性,这为其后续的临床研究和长期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无需过度担心药物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KRAS G12D 抑制剂管线盘点
在 KRAS G12D 抑制剂的研发赛道上,全球众多药企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目前,全球共有 26 款 KRAS G12D 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 ,它们代表了各国药企在攻克这一癌症难题上的决心和努力。
在众多在研的 KRAS G12D 抑制剂中,恒瑞的 HRS-4642、艾欣达伟的 AST-001 以及 Silenseed 的 siG12D-LODER 处于领先地位,这三款药物均已进入临床 II 期。
恒瑞医药的 HRS-4642 是一种新型、长效、选择性 KRAS G12D 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结合 KRAS G12D,进而抑制下游 MEK、ERK 蛋白的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采用脂质体包裹制成,具有靶向给药,利用不同的渗透性和高渗透长滞留效应来被动地靶向肿瘤组织,以及可控的且持续进行药物释放等特点。在 2023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HRS-4642 用于晚期 KRAS G12D 突变实体瘤患者的首次人体 I 期研究结果亮相 。研究显示,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13 例患者至少进行了一次基线后评估,1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 200mg 治疗有部分缓解。18 例患者中共有 11 例患者(61.1%)病情稳定,6 例(33.3%)靶病灶缩小,包括肺癌和结直肠癌 。
艾欣达伟的 AST-001 是首 创小分子新药,可杀伤 AKR1C3 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或无影响。文献显示,在多达 15 种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特别是在多种抗药性及难治的肿瘤细胞中,例如胰腺癌、肝内胆管癌、肝细胞癌中 AKR1C3 均有高度表达,大部分 KRAS 突变的肿瘤细胞中 AKR1C3 也高度表达 。其 I 期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是一项首次用于人体、开放、剂量递增的 I 期临床研究,在多个临床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的主要目的为评估实体瘤受试者接受 AST-001 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最大耐受剂量(MTD)和 Ⅱ 期临床推荐剂量;次要目的为评估 AST-001 单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AKR1C3 表达与疗效之间的关系、AST-001 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谱 。该研究共完成 11 个剂量组的剂量探索,受试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符合靶点要求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达到 66.7%,客观缓解率(ORR)为 33.3%,充分展现出 AST-001 广谱抗肿瘤的特性,在 KRAS 突变的患者中也观察到明确的抗癌效果 。
虽然这三款注射剂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它们都依赖注射给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使用便利性和治疗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HBW-012336 以其口服剂型的独特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了 KRAS G12D 抑制剂研发领域的一匹黑马。作为国内首个 IND 获批的口服 KRAS G12D 抑制剂,它直击 “便捷治疗” 的痛点,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舒适的治疗选择。正如前文所述,口服给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这一创新剂型的出现,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 KRAS G12D 抑制剂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方向。
从国际格局来看,尽管全球有 26 款在研药物,但仅有 3 款进入 II 期,整体研发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在口服赛道上,HBW-012336 的出现填补了空白,为后续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目前,口服 KRAS G12D 抑制剂的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从实验室到临床,HBW-012336 的 “破局” 之路
HBW-012336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历程,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征程。KRAS 蛋白一直以来都是癌症药物研发领域的 “硬骨头”,其结构复杂,表面光滑且缺乏明显的药物结合位点,这使得开发能够特异性靶向 KRAS 的药物变得异常困难 。尤其是针对 KRAS G12D 突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研发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海博为药业的科研团队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成功设计出了 HBW-012336 。这款抑制剂通过独特的高选择性设计,能够精准地锁定 KRAS G12D 突变,与突变位点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 KRAS 蛋白的异常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信号传导。这种精准的靶向策略,为攻克 KRAS G12D 突变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临床前验证阶段,HBW-012336 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在结肠癌、胰腺癌小鼠模型中,它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抑瘤效果,抑瘤率超过 80%。这一数据表明,HBW-012336 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而且,它还具有良好的剂量耐受性,在较高剂量下也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空间。
尽管临床前数据令人鼓舞,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临床环境与实验室条件存在差异,临床疗效能否复刻实验室数据仍是未知数。如何进一步优化联合疗法,选择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挑战需要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努力,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和深入的研究来逐一攻克。期待在未来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HBW-012336 能够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为 KRAS G12D 突变的癌症患者带来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可期
HBW-012336的临床获批,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KRAS靶点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其口服剂型的突破,不仅为患者免去频繁注射之苦,更可能重塑全球KRAS G12D抑制剂的研发方向。尽管恒瑞等企业的注射剂暂居领先,但口服赛道的潜力已不容小觑。
参考资料:
1、CDE官网
2、海博为药业官网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