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小药丸 值得关注!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人体试验数据初次公布

值得关注!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人体试验数据初次公布

热门推荐: 口服 小分子 PD-1/PD-L1
作者:小药丸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1-11-15
近日,美国Incyte生物医药公司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报告了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INCB086550的I期临床数据。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是当前PD-1/PD-L1抑制剂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人体试验数据初次公布

       近日,美国Incyte生物医药公司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报告了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INCB086550的I期临床数据。据了解,这是首 个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的人体试验数据。

       全球首 个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的人体试验数据

       据悉,此项开放标签研究(NCT03762447)纳入的对象是晚期实体瘤成年患者(≥18 岁),这些患者接受标准疗法后发生疾病进展或对标准疗法不耐受、不适用。试验首先采用的是改良的3+3剂量递增方案,之后为剂量扩展方案。研究的主要临床终点包括:INCB086550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理活性剂量和/或最 大耐受剂量以及II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临床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了PK、药效学,以及由研究者确定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

       该临床试验原计划招募入组了128名受试者。截至2021年4月9日,共有79例患者接受了INCB086550的治疗。其中57.0%为女性,62.0%接受过≥2线的既往治疗,16%接受过IO(肿瘤免疫)治疗。结果显示,68例疗效可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11.8%,疾病控制率为19.1%。

       在安全性方面,46例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占比为58.2%;10例(12.7%) 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0例(12.7%) 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不良反应,5例(6.3%) 患者死于不良反应,均被认为与研究药物无关。

       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的比较优势

       当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 PD-1/PD-L1单抗数量众多,共有10 款 PD-1/PD-L1 单抗获批上市, 包括了8 款(6 款国产,2 款进口)PD-1 单抗 及2 款(均为进口品种)PD-L1 单抗 ,此外还有多款 PD-1/PD-L1 单抗处于上市申请阶段。

       与目前已获批上市的同靶点注射用单抗类药物相比,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避免了单抗类药物的一些缺点,可口服,患者顺应性强;可进入脑组织,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生产工艺相 对简单、成本较低;还可以避免大分子药物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是当前PD-1/PD-L1抑制剂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两款国产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剂

       2020年4月13日,红日药业在ClinicalTrials.gov上登记启动了旗下在研小分子口服PD-L1抑制剂艾姆地芬(IMMH-010)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拟招募入组96例恶性实体瘤患者,主要目的是评估艾姆地芬在剂量分别为60、120、240、360mg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艾姆地芬的最 大耐受剂量和II期推荐剂量,同时评估食物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艾姆地芬片是红日药业开发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是国内首 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剂。

       除了红日药业的艾姆地芬片之外,再极医药旗下在研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MAX-10181于去年11月国内递交了临床试验申请,同期正在澳洲进行Ⅰ期临床试验治疗晚期实体瘤。

       今年9月,再极医药启动了MAX-10181片在国内Ⅰ期临床试验的招募工作,拟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据报道,MAX-10181可促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形成二聚体,阻断PD-L1与T细胞上PD-1的结合,最终阻止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唤醒患者自身的抗肿瘤效应。

       在2019年的AACR上,再极医药公布了其口服PD-L1抑制剂在人源化的肿瘤模型中与阿斯利康的PD-L1抗体药物Durvalumab进行头对头的比较数据,二者表现出了相同的MC38肿瘤抑制活性。同时,作为小分子化合物,MAX-10181还具有良好的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目前,国内PD-1/PD-L1抑制剂细分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拥挤,围绕单抗类产品,为数众多的制药企业正在进行上市申请及新适应症的布局。在这种背景之下,口服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类产品或可独辟蹊径,有望凭借比较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