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试验结果,涉及成果为迪哲医药旗下JAK1高选择性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的I期临床试验JACKPOT8的A部分。
据悉,该期刊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旗下的官方权威期刊,是在肿瘤领域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之一。
迪哲医药戈利昔替尼的I期国际多中心关键性研究JACKPOT8
作为新一代JAK1高选择性抑制剂,戈利昔替尼对JAK家族其它成员有200 - 400倍的选择性,属于临床目前亟需开发的新一代JAK抑制剂,在有效降低由于脱靶导致的药物安全性风险方面具备了很大的潜力。
此次,《肿瘤学年鉴》在线发表的系I期国际多中心关键性研究JACKPOT8的A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戈利昔替尼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r/r PTCL)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不俗的抗肿瘤疗效。
目前,JACKPOT8的B部分已在中国、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旨在进一步验证戈利昔替尼在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更多的人群中探索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 高效低毒成为核心的临床需求
JAK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包括了JAK1、JAK2、JAK3、TYK2四种亚型,是生物体内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和中心节点,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1 年以来,泛 JAK 抑制剂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FDA 已多次作出审查延迟的决定,并就多款相关药物给出了黑框警告,安全性问题已成为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阻碍。
部分安全性问题具体表现为,JAK2 抑制剂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贫血、JAK3 抑制可引发免疫缺陷及感染的可能。
目前达成的共识为安全的JAK抑制剂应缩小靶向的范围,提高作用的选择性,未来开发的方向在于高选择性的 JAK1 抑制剂,高效低毒已成为这类药物开发的核心临床需求。
国产JAK抑制剂在研产品
2017年3月,国内首次先后获批上市了芦可替尼、托法替布两款进口JAK抑制剂。截至2021年,加上2019 年获批的巴瑞替尼,已上市三款进口 JAK 抑制剂的终端市场销售额合计约为 12 亿元,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在国产JAK抑制剂领域,目前多款药物处于在研阶段,进入II期临床阶段以上的在研药物有8款,涉及到多种适应症。
其中,恒瑞医药和泽璟制药处于第一梯队,恒瑞医药SHR0302用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已处于NDA阶段,泽璟制药杰克替尼用于骨髓纤维化的适应症也处于NDA阶段;此外,先声药业/凌科药业LNK-01001、正大天晴TQ-05105、普祺医药PG-011等国产JAK抑制剂也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JAK1抑制剂作用于细胞信号通路下游,具备广谱的调节作用,与癌症、炎症、自身免疫等疾病密切相关,除了可以拓展传统生物制剂无法治疗的新适应证之外,还在风湿类、皮肤类、胃肠类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具备了很大的开发潜力。
国产JAK抑制剂的适应症布局正好体现出了这一点,以恒瑞医药SHR0302为例,该药物目前处于临床II期以上的适应症共计8个,除了有望即将获批的适应症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之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关节炎、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斑秃均进入了III期临床阶段,在各个细分赛道发挥的作用较为全面,未来有望拿下多个不同的适应症。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