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老薛 时评:又有药企被举报,举报前有哪些预兆?

时评:又有药企被举报,举报前有哪些预兆?

热门推荐: 举报 药材造假 劳资纠纷
作者:老薛  来源:老薛
  2024-02-04
2024年1月29日,某省药监局回复了一则针对举报的消息。

       2024年1月29日,某省药监局回复了一则针对举报的消息。据悉一位自称"小王"的网友,举报一药企违反GMP规范,且记录造假。更是明确指出来该药企出售的中药饮片来自于炮制好的,而非自己炮制,为了隐瞒这一点,还编造了虚假的炮制生产记录。生产记录里的数据,包括毒性药材均为造假。

图源某药监局官网

图源 某药监局官网

       然后药监局的回复是,高度重视,并成立检查组调查,现已调查完毕。但联系不上举报人,因检查结果涉及到公司产品相关资料,属于企业隐私。所以只能通过打省局的监管处电话来获知检查结果。

       对于省局这个回复,我想了想,还是不便多说。只提一句,我们想要的是个结论,就是他家到底有无造假,具体调查细节以及企业隐私,并非关注重点。现在谈下对于被举报公司的一些共性特征,或者被举报前有哪些预兆。以下非针对该企业,只是同类问题探讨,因为有这些特征的企业,未来可能会被举报。

       一、劳资纠纷

       在这并非抹黑药企或者同行,年龄大了,有些事情仅凭一腔热血已经无力去操作了,但遇到涉及到劳资纠纷时,还是容易出现举报。今年的行情不太好,我们以前是晚半个月发薪水,今年不太好说,有时也会拖到很久。尤其是通过讨薪没能拿回钱时,举报风险会更大。

       二、人员被动离职,且无法定的补偿到位

       现在的药企人员辞退发生的很频繁,有些是签约拿钱走人,有的则是恶心你,让你自己受不了然后主动辞职,省下补偿款。这个拉扯的过程会比较容易出事,尽管现在有些不要脸的管理企业开始推动所谓的策略,让员工拿不到钱也能被赶走。但这种情况会激化矛盾,使得员工选择自曝。

       三、竞方有矛盾,雇人操作

       在制药论坛曾有一个帖子,发帖人很郁闷,因为领导要求他举报某药企。不清楚是因为他曾在该药企工作过,还是如何了解到实际情况。反正相互举报,也不违法,属于传统竞争策略。

       四、药企有明显的违规,且很多人知晓

       关于记录造假,也分三六九等,洁净区温湿度要求湿度在45%到65%,你墙上温湿度计显示湿度55%,你写50%,算不算违规?当然算。因为没按实际写的,都属于违规。但影响到药品质量吗?没有,毕竟实际还是在合适的温湿度区间内。

       那要是实际湿度80%,我写64%呢?也是违规,但罪过绝 对比上面的写50%要重。因为这个湿度超标,可能会影响质量,此外湿度超标,搞不好是空调系统已经有问题了,或者说与外界有开放通道。像广东广西的回南天时,办公室大厅都是有水痕迹的,但洁净区往往影响没那么大,靠的就是与外界的隔绝。杜绝了空气流通,保证了里面的环境稳定。

       但上面的罪过再重,也重不过伪造生产记录。像如果直接在外采购中药饮片后,冒充自己产的,更是非常大的缺陷。这和MAH的代工,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因为外面采购来的饮片,你很难去监督生产环节,甚至对方都不会给你开具真实的合同发票。再说一点,如果生产饮片的可靠有资质,那为何还要转手卖给你?相当于利用你的资质,洗白了自己的违规产品。

       对于药企管理者而言,可能更关注自己员工举报前有哪些先兆,那我可以杜绝员工使用手机拍照,免得举报。其实一些事,是防不住的,你能限制员工使用手机,还能限制员工下班写回忆录吗?釜底抽薪的方法是杜绝违规,而非杜绝员工泄露。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