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叶枫红 乳腺癌治疗常用药物大盘点

乳腺癌治疗常用药物大盘点

热门推荐: 乳腺癌 HER2 雌激素受体
作者:叶枫红  来源:叶枫红
  2021-01-04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不止一种系统,经典的是通过癌细胞是否表达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三种蛋白来分类。这些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无论从治疗方法,还是预后都是非常不同的。笔者对三类乳腺癌的常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乳腺癌的分型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病理分型,二类是分子分型。其中分子分型是指对乳腺癌进行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根据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特性来进行分组。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不止一种系统,经典的是通过癌细胞是否表达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三种蛋白来分类。根绝它们的阳性和阴性,形成了不同的组合,也带来了不同的乳腺癌亚型:

       1. HER2阳性乳腺癌:ER阴性,PR阴性,但HER2阳性(ER-PR-HER2+);

       2.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阳性或PR阳性,HER2阴性(ER+PR+HER2-);

       3. 三阴性乳腺癌: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ER-PR-HER2-)。

       这些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无论从治疗方法,还是预后都是非常不同的。笔者对三类乳腺癌的常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HER2阳性乳腺癌占大概20%。这种亚型的乳腺癌过量表达癌蛋白HER2。这类癌症比上一种生长更快,也更容易转移,不过其靶向药物比较多,效果也不错,具体如下:

       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是全球 首 个针对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HER2受体胞外Ⅳ区域特异性结合,抑制HER2受体活化。

       靶点/作用机制:HER2

       适应证:早/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新辅助治疗

       帕妥珠单抗:是第2个针对HER-2靶标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HER2受体胞外Ⅱ区域特异性结合,抑制HER2受体活化。

       靶点/作用机制:HER2

       适应证: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用于辅助治疗高复发风险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

       抗体-药物偶联物

       T-DM1:是曲妥珠单抗与微管抑制剂美坦辛DM1偶连在一起的一种新型HER-2靶向治疗药物。

       靶点/作用机制:HER2

       适应证: 用于新辅助双靶治疗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以及曲妥珠单抗解救治疗出现进展的晚期乳腺癌的进一步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拉帕替尼:是喹唑啉衍生物,一种口服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EGFR和HER-2两个靶点。

       靶点/作用机制:HER2

       适应证:用于曾接受过化疗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过表达患者的二线治疗。

       吡咯替尼:中国自主研发的不可逆TKI,能与细胞内 HER-1、HER-2 和 HER-4 激酶区的 ATP 位点共价结合,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靶点:HER2

       适应证:既往未接受或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类,它占乳腺癌中大概60%~70%,而且也是发展最缓慢的一种亚型。对于它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因为这类乳腺癌的生长离不开激素,因此通过药物抑制体内雌激素活性,通常能很好地抑制癌症生长。最常用的药物有: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

       又名他莫昔芬(Tamoxifen),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代表性 药物,对绝经前后患者均有效。

       靶点/作用机制:三苯氧胺与雌二醇竞争胞内雌激素受体,与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转运于核内,使胞内雌激素受体被耗竭,阻断雌二醇体内吸收,从而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的乳腺癌生长。

       适应证: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靶点/作用机制:芳香化酶在人体内,能够催化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芳香化酶的功能,减少转化而来的雌激素,进一步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

       适应证: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约占乳腺癌患者总数的15%。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相比,其复发死亡快,预后差,具有地域性,逐渐呈现年轻化。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靶点,所以内分泌治疗和HER2抗体治疗等靶向治疗策略在TNBC治疗中难以实现,细胞**化疗仍然占主导地位。蒽环类、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或序贯是目前TNBC的主流方案。

       另外,还有一类携带BRCA胚系突变的乳腺癌,约占5%,多见于有乳腺癌家族史、年轻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以及有BRCA始祖突变的特定族群,具有BRCA1突变的患者易患三阴性乳腺癌,而具有BRCA2突变的患者易患表达雌激素受体的肿瘤。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是治疗这类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目前,有两种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和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在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携带胚系BRCA1/2突变、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奥拉帕尼

       靶点/作用机制:通过形成不能被精确修复的双链DNA断裂(其导致细胞稳态和细胞死亡的破坏)而在BRCA1/2缺陷型肿瘤细胞中诱导合成致死性。

       适应证:之前至少接受过3线化疗的有胚系BRCA1/2突变、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他拉唑帕尼

       靶点/作用机制:通过阻断PARP酶活性和在DNA损伤部位捕获PARP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适应证:用于治疗BRCA突变、HER2阴性晚期或转移乳腺癌的患者。

       以上就是各类型乳腺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肿瘤的治疗过程是充满坎坷的,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的不断上市,乳腺癌的治疗必将逐步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终有一天肿瘤将变成慢性病。

       参考来源:

       1. CHOONG GM, CULLEN GD, O'SULLIVAN CC, et al. Evolving standards of care and new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CA Cancer J Clin 2020 Aug 19. DOI:10.3322/caac.21634 PMID:32813307

       2. Johnston SRD, Harbeck N, Hegg R, et al. Abemaciclib Combin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for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HR+, HER2-, Node-Positive, High-Risk, Early Breast Cancer (monarchE). J Clin Oncol. 2020 Sep 20:JCO2002514. doi: 10.1200/JCO.20.0251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2954927.

       3. WANG X, WANG S S, HUANG H, et al. Effect of Capecitabine Maintenance Therapy Using Lower Dosage and Higher Frequency vs Observation on Disease-Free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ho Had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 The SYSUCC-0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20. [Epub ahead of print]

       4. LIU M C, HILLMAN D W, FRITH A E,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eribulin (E) versus standard weekly paclitaxel (P) as first- or second-line therapy for locally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J]. J Clin Oncol, 2020, 38(15_suppl):1016-1016.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