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肖彦 中药新药销售额TOP10盘点:29款新药,仅2款过亿的背后

中药新药销售额TOP10盘点:29款新药,仅2款过亿的背后

热门推荐: 发展方向 销售额 中药新药
作者:肖彦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2-23
文章公布2016-2024年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分析金花清感颗粒等领先原因,探讨中药新药销售额低迷因素并提出破局发展方向。

中药新药

在 2016 - 2024 年这一关键时期,中药新药的研发与上市取得了显著进展,共有 29 个中药新药(不含中药提取物)获批上市 。令人欣喜的是,其中 27 个中药新药已成功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医保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一、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公布

在了解了中药新药的获批与医保覆盖情况后,我们不妨将目光聚焦到市场表现上。下面为大家揭晓 2016 - 2024 年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 :

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

数据来源:米内网

从这份榜单中可以看出,金花清感颗粒以 2.59 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 。它作为中医药历史上首个依据循证医学标准,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设计,在国内外验证疗效的中成药,在感冒、流感治疗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国家卫健委推荐中成药,更是被大众所熟知。连花清咳片则以 1.29 亿元销售额紧随其后,在宣肺泄热、化痰止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然而,当我们将这份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与化药、生物药创新药销售额进行对比时,差距便一目了然。以 2023 年为例,化药创新药销售额排名靠前的品种,如安罗替尼,销售额高达 36.6 亿元 ,生物药创新药中也有不少品种销售额远超中药新药。中药新药销售额榜首的金花清感颗粒,其销售额甚至不足化药创新药安罗替尼的十分之一,TOP10 的门槛也仅为一千万元,与化药、生物药创新药 TOP10 的门槛(14 亿元)相比,差距悬殊 。

二、金花清感颗粒与连花清咳片:销售额领先的秘密

金花清感颗粒与连花清咳片在中药新药销售额 TOP10 榜单中名列前茅,其成功并非偶然 。

从市场表现来看,金花清感颗粒自 2016 年获批上市后,销售额一路攀升。2023 年销售额达到 2.59 亿元,在感冒、流感类药品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国家卫健委推荐中成药,知名度大幅提升,许多患者在流感季节会主动选择购买。连花清咳片 2020 年获批上市,2022 年销售额达到 1.33 亿元 ,尽管 2023 年稍有下降至 1.29 亿元,但在止咳类药品市场中也崭露头角。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很多药店都将其作为重点推荐的止咳药品。

在适用病症方面,金花清感颗粒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中医辩证属风热犯肺证者 ,能有效缓解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在流感季节,不少患者反馈服用金花清感颗粒后,发热和头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恢复速度加快。连花清咳片则专注于宣肺泄热,化痰止咳,对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效果显著 。一些支气管炎患者表示,服用连花清咳片后,咳嗽频率降低,痰液也更容易咳出。

二者销售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品本身来看,它们都有明确的功效定位,针对常见病症,能切实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且在研发过程中,遵循严格的医学标准,像金花清感颗粒是依据循证医学标准研发验证疗效的中成药 ,这为产品的疗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市场推广角度,在疫情期间,它们作为抗疫相关药品,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知名度迅速提升。此外,医保的覆盖也使得更多患者能够使用这些药品,进一步促进了销售增长。

三、为什么中药新药销售额低迷?

尽管中药新药在获批上市和医保覆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整体销售额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市场环境来看,部分中药创新药生不逢时。除金花清感颗粒外,大部分中药创新药上市时间在 2019 - 2021 年,正值疫情期间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就诊量减少,药品推广活动也难以正常开展。除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咳片等抗疫相关品种外,多数中药创新药产品销量低迷 。许多药企原本计划的新药推广会议无法线下举行,医生和患者对于新药的了解途径受限,这无疑给中药新药的市场推广带来了巨大阻碍。

集采政策的实施也对中药创新药产生了冲击 。以桑枝生物碱片为例,其研发时对标年销售额高达 20 多亿的西药拜唐苹,希望在降糖药市场分得一杯羹 。然而,上市时拜唐苹被纳入集采,价格大幅下降,从原来的 60 元一盒降至 6 元,这使得桑枝生物碱片的市场空间被严重压缩 。原本潜在的患者可能因为价格因素转而选择集采后的低价药品,导致桑枝生物碱片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销售额增长缓慢。

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药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 。部分企业虽拿到创新药批文,但从公司整体战略考虑现有产品的市场,暂未将新药作为主推品种 。一些企业现有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定份额,带来稳定的收入,企业担心推广新药会分散资源,影响现有产品的销售,从而对新药的推广积极性不高 。这使得一些中药新药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推广力度,难以被市场广泛认知和接受。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中药新药销售额低迷的重要因素 。一些传统中药市场如补肾、风湿骨病等已成红海,竞争异常激烈 。新品若缺乏差异化卖点,即便获批上市,也难以撼动老牌企业的市场地位 。在补肾类中药市场,已经有众多知名品牌,新的中药创新药如果没有独特的疗效、成分或其他优势,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市场推广难度极大。

中药自身的特点也对其商业化产生了影响 。中药理论复杂,其疗效反馈周期相对较长,导致在上市前 5 年起步较慢 。与西药靠 “新颖性” 快速占领市场、短期内快速放量不同,中药虽然生命周期更长,5 年后有较大增长潜力,但前期的缓慢发展影响了其销售额的快速提升 。

此外,医生对中药创新药疗效的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 。化药、生物药新药在机制或疗效上大多具有突破性进展,能通过临床数据证明其疗效明显优于过去的老品种 。而中药新药往往难以证明其疗效较老品种有显著提升,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与获得认可,这使得中药创新药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快速获得优势 。许多医生在用药选择上更为谨慎,对于需要时间验证疗效的中药新药,可能会保持观望态度,优先选择使用经验丰富的老药,这也限制了中药新药的市场推广。

四、破局之路:中药新药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当前中药新药销售额面临困境,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希望 ,关键在于找到破局之路,明确发展方向。

从研发方向来看,聚焦特色领域是关键 。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老年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 。中药新药研发可以围绕这些领域,充分发挥中药在调理身体机能、改善慢性症状方面的优势 。以糖尿病治疗为例,中药新药可以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些具有调节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作用的中药复方,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 。针对儿童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等,研发口感好、服用方便的中药新药,也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儿科用药市场,目前西药占据主导地位,但中药在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 ,开发适合儿童的中药新药,能为儿童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

加强研发与销售的协同合作也至关重要 。药企不能仅仅关注研发环节,还需要重视新药的市场推广 。一方面,在研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患者的接受度 。例如,在药物剂型上进行创新,开发便于携带和服用的片剂、胶囊剂等,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另一方面,销售团队要深入了解新药的特点和优势,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与医疗机构、医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学术推广、临床验证等方式,提高医生对新药的认可度和使用意愿 。药企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宣传和销售,扩大新药的市场覆盖面 。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药新药有望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医药 “走出去” 的步伐也在加快,中药新药有机会走向国际市场,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际市场上,中药新药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吸引更多国际患者的关注 。一些在治疗慢性疾病、疑难病症方面有显著效果的中药新药,可能会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新亮点 。中药新药只要找准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和突破,未来必将在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

参考文献:

[1] 米内网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3]  新京报。上市效率提升 近一年以来 4 款 1.1 类中药新药获批 [EB/OL]. [2025 - 01 - 08]. http://m.toutiao.com/group/7457479158688498185/?upstream_biz=doubao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