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wan 2025两会后药企生死局:集采与支付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5两会后药企生死局:集采与支付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

热门推荐: 集采 优质优价 创新药
作者:wan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5-03-07
集采规则从 “低价厮杀” 向 “优质优价” 的转变,促使药企更加注重药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同时也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产品的药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5两会后药企生死局:集采与支付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集采规则巨变:从 “低价厮杀” 到 “优质优价”

  2025 年两会后,药品集采政策迎来了重大变革,“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 这一明确要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过去,药品集采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 “低价厮杀” 的模式。企业为了中标,往往过度压低价格。这种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和医保基金的压力,但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从药品质量角度来看,过低的价格使得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成本压力,从而难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等环节压缩成本,导致药品质量不稳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行业发展角度,“低价厮杀”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创新投入。微薄的利润使得企业缺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阻碍了整个医药行业的进步。

  在此背景下,“优质优价” 规则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规则强调药品质量和价格的合理匹配,鼓励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同时获得相应的合理回报。它对药企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在提升质量标准方面,药企必须加大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投入。从原材料的筛选开始,就需要严格把关,确保使用优质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生产工艺的监控和优化,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确保每一批次的药品都符合高质量标准。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质量标准,药企才能在 “优质优价” 的集采规则下获得竞争优势。

  “优质优价” 规则也促使药企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恒瑞医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药,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医药行业的创新升级,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类目录破局:创新药支付困局有解?

  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创新药的支付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可及性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首版丙类目录的发布,为创新药支付困局带来了新的破局思路 。

  2025 年,首版丙类目录的发布是医药政策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丙类目录的出现,为高值创新药和罕见病用药提供了新的支付途径,从支付端带来了边际改善,促使创新药定价回归合理区间。它打破了以往创新药仅依赖基本医保支付的单一格局,为创新药的支付开辟了新的通道,有助于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些创新成果。

  浙江 “西湖益联保” 试点的 “财政 + 商保 + 个人” 三方共付模式,是创新药支付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下,患者的自费比例大幅降至 20%,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其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再结合个人的适度支付,形成了三方共同承担费用的机制。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评估,设计出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为患者提供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财政则在其中起到了杠杆作用,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了患者和商业保险的压力。这种模式的成功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也促进了创新药市场的发展。一些原本因费用高昂而无法使用创新药的患者,在这一模式下得以接受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目录外创新药来说,如何避免 “支付断崖” 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支付断崖” 是指创新药在未纳入医保或其他支付目录时,患者需要承担高额的费用,导致药品的使用量急剧下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药企可以加强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发更多针对创新药的商业保险产品。通过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和报销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药企还可以探索建立患者援助计划,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一定的药品减免或补贴。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和药店优先采购和使用目录外创新药,同时加强对创新药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虚高,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三、药企生存法则:控成本还是拼创新?

  在医保支付改革的大背景下,DRG/DIP 改革对药企成本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旨在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这一改革促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而药企作为医疗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变化。

  从药企成本端来看,DRG/DIP 改革使得医疗机构在采购药品时,更加关注药品的性价比。这就要求药企必须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药企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集中采购、议价采购等策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和成本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环节,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误差。优化生产布局,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之间的等待时间和物流成本,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以恒瑞 PD - 1 单抗为例,丙类目录对创新药的定价和销售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恒瑞 PD - 1 单抗借丙类目录维持高价,年销售额破 50 亿。丙类目录为创新药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付支持,使得创新药能够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这也充分体现了创新对药企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药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只有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药企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

  创新不仅能够提升药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整个医药行业的进步。创新药的研发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使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创新也有助于药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药企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药企在应对医保支付改革和市场竞争时,控成本和拼创新并非是二选一的选择,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可以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创新药的成功研发和上市,又可以提高药企的盈利能力,为进一步优化成本和持续创新提供保障。药企需要在成本控制和创新投入之间找到平衡,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结语

  2025 两会后的医药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集采政策的优化和丙类目录的上线,为药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集采规则从 “低价厮杀” 向 “优质优价” 的转变,促使药企更加注重药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同时也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产品的药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丙类目录的推出,为创新药支付困局提供了解决思路,拓宽了创新药的支付渠道,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和市场潜力。

  参考资料:

      2025两会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