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设备运行和节能的思考。最近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GMP洁净室的HVAC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是否可以在夜间关闭,以节省能源?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洁净室的通风系统确实耗费巨大能源,尤其是通风系统的风扇、夏天制冷和除湿以及冬天加热和加湿用的蒸汽。不过,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多方面来分析。
GMP洁净室的HVAC系统是维持洁净室环境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空气过滤、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气流组织,确保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洁净级别。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完全关闭GMP洁净室的HVAC系统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为啥呢?如果夜间或非生产期间完全关闭HVAC系统,洁净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和悬浮粒子浓度等)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可能导致洁净室内的微生物滋生、颗粒物积累以及压差变化等问题,从而影响洁净室的洁净度和无菌状态。恢复到GMP符合状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次都需要重新确认和验证,这不仅耗时,还增加了成本。
根据相关GMP规范和标准,洁净室的HVAC系统在非生产期间应保持运行状态,以维持洁净室的环境条件。例如,《WHO非无菌制剂暖通空调GMP指南》明确指出,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应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级别。即使在非生产期间,系统也可以采用低频运行模式,但必须确保洁净室的正压和洁净级别。此外,《GB 50457-2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也提到,在非生产时间,洁净室的HVAC系统可以降低风量运行,但必须满足洁净级别和正压的要求。
从成本和效益来看,虽然降低HVAC系统的运行频率可以节省能源成本,但完全关闭系统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投资成本,例如用于再验证和再确认的费用。此外,频繁的系统启停可能会对设备的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维护成本。因此,在考虑节能的同时,需要权衡设备维护成本、验证成本以及生产中断带来的潜在损失。
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如果夜间完全关闭HVAC系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风险。比如,洁净室内的压差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外部污染空气进入洁净室,破坏其洁净度。微生物的滋生风险也会增加,因为没有持续的空气循环和过滤。这些风险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生产批次的质量。
从监测和控制角度看,为了确保夜间或非生产期间洁净室的环境安全,建议安装独立的洁净室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压差和悬浮粒子浓度等参数。如果发现参数超出设定范围,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及时调整HVAC系统,确保洁净室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虽然完全关闭HVAC系统不被推荐,但可以通过降低系统运行频率或风量来实现节能。例如,一些企业会在夜间将HVAC系统切换到低频运行模式,减少换气量,同时确保洁净室内的环境参数仍在可控范围内。这种做法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包括对洁净室的温度、湿度、压差和悬浮粒子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在恢复生产前能够快速恢复到GMP符合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车间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重要性,灵活调整HVAC系统的运行模式。对于无菌生产核心区,建议维持正常生产运行时的关键参数;而对于其他医药洁净室,可以根据产品特性、生产运行时的情况以及QA部门质量验证的结果,适当降低风量。不过,无论采用何种节能模式,都必须确保洁净室的正压和洁净级别不受影响。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先进的节能技术,比如变频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技术可以在保证洁净室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定期对HVAC系统进行维护和优化,也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总之,GMP洁净室的HVAC系统在夜间或非生产期间不能完全关闭,但可以通过降低运行频率或风量来实现节能。这需要我们在节能和环境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满足GMP规范的要求,又要降低能源成本和运营风险。通过合理的运行模式调整、严格的验证程序以及先进的节能技术,我们可以在保证洁净室环境的同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来源:
[1]GMP指南(2023版)
[2]GB 50457-2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