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5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药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正式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精 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2021年1月,该产品已在国内获批上市,中文商品名为瑞欣妥。
Rykindo是基于绿叶制药的微球专利技术平台研发而成的,其每两周经由肌肉注射一次,微球制剂可以长效、缓释的方式递送有效成分利培酮发挥作用。Rykindo是首 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新药。亦是首 个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由中国大陆制药公司开发的复杂制剂产品,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
作为一种复杂制剂,微球制剂具有给药频率低、疗效高、毒副作用少的优势,是一个潜力巨大且快速发展的新兴细分领域。目前,国内微球制剂进展如何?
何为"微球"?
微球是药物在聚合物基质中分散或吸附而形成的小球状实体,颗粒尺寸一般在1μm~250μm之间,大的可达800μm以上。微球技术是材料学、高分子技术、医药工程、微电子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在全产业链的研发、工艺和量产阶段均面临着挑战。微球的稳定性保证了药物的缓释效果。
一般来说,微球经注射进入体内后,包载的药物根据微球的降解情况在体内扩散,单位时间内以一定速率缓慢释放药物,从而实现长效缓释,降低给药频率,改善患者依从性。
微球制剂一般安全性高,其采用的辅料可在体内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安全性较高。在靶向性方面,微球与某些细胞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能被组织器官的网状内皮系统所内吞,实现靶向性。另外,微球的给药途径为注射,能够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
微球制剂发展史
1986年,法国益普生公司成功开发并上市第一个微球制剂曲普瑞 林微球,缓释1个月,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子宫肌瘤等;2002年,强生公司上市了利培酮微球,用于治疗抑郁症、急性和慢性精 神分裂症及与其相关的情感症状。给药频率为两周一次。2021年,绿叶制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获NMPA批准上市,距离第一个微球上市晚了35年。
由于微球制剂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精 神分裂、镇痛、糖尿病等需要长时间频繁给药的适应症领域。由于微球制剂具有很高的研发生产技术壁垒,如工艺复杂、灭菌成本高、全称需要采用无菌操作等,因此,一直以来微球相关药品的研发进度缓慢。目前全球获批情况如下:
药物名称 |
商品名 |
获批时间 |
药企 |
适应症 |
曲普瑞 林 |
Decapeptyl |
1986 |
益普生 |
前列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 |
布舍瑞 林 |
Suprefact |
1986 |
默克 |
前列腺癌、乳腺癌 |
戈舍瑞 林 |
Zoladex |
1990 |
阿斯利康 |
前列腺癌、乳腺癌 |
亮丙瑞 林 |
Lurpon/Enantone |
1995 |
武田 |
前列腺癌、乳腺癌 |
Viadur |
2000 |
拜耳 |
前列腺癌 |
|
奥曲肽 |
Sandotatin |
1998 |
诺华 |
肢端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肿瘤 |
阿巴瑞克 |
Plenaxis |
2003 |
Praecis |
前列腺癌 |
帕瑞肽 |
Signifor Lar |
2014 |
诺华 |
胃泌癌 |
利培酮 |
Risperdal Consta |
1997 |
强生 |
精 神分裂症 |
Rykindo |
2021 |
绿叶制药 |
||
米诺环素 |
Arestin |
2001 |
OraPharma |
牙周炎 |
醋酸甲羟孕酮 |
Depo-Provera |
1992 |
辉瑞 |
避孕 |
艾塞那肽 |
Bydureon |
2011 |
礼来 |
2型糖尿病 |
Bydureon BCise |
2017 |
阿斯利康 |
全球已获批上市微球产品,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微球产品研发进展
作为一种新型高端制剂,微球制剂可针对临床需求设计不同的释放速度和周期,提升治疗安全性和依从性,临床优势明显。因此,尽管其研发难度大,在国内仍有一众药企布局。
产品名称 |
研发进展 |
适应症 |
药企 |
注射用艾塞那肽 |
I期 |
2型糖尿病 |
绿叶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 林 |
I期 |
前列腺癌 |
|
注射用醋酸戈舍瑞 林 |
III期 |
乳腺癌 |
|
注射用罗替戈汀 |
III期 |
帕金森病 |
|
注 射 剂LY03009 |
I期 |
帕金森病 |
|
注射用石杉碱甲 |
I期 |
阿尔茨海默症 |
|
注射用阿立哌唑 |
I期 |
精 神分裂症 |
丽珠 |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 林 |
I期 |
前列腺癌、乳腺癌 |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 林 |
III期 |
前列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 |
|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 |
I期 |
肢端肥大、神经内分泌瘤 |
|
注射用利培酮 |
临床前 |
精 神分裂症 |
圣兆 |
注射用艾塞那肽 |
BE试验 |
2型糖尿病 |
|
注射用亮丙瑞 林 |
临床前 |
前列腺癌、乳腺癌 |
|
注射用曲普瑞 林 |
临床前 |
前列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 |
目前,国内对微球制剂开发力度最大的药企是绿叶制药,其在制剂创新领域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拥有缓释微球、透皮贴剂和脂质体等多个剂型创新研发平台。2021年1月,绿叶制药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瑞欣妥)获NMPA批准上市,意味着国内药企成功打破了海外在微球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此次Rykindo获FDA批准上市是绿叶制药"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成果。
微球制剂市场潜力巨大,研发仍存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患者需要长期频繁服药。而微球制剂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其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根据某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微球制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微球市场销售额近65亿美元,2019年我国微球制剂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预计到2024年规模将达到120亿元,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2%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不过微球技术壁垒较高,研发成本高昂,除了需要解决最基本的包封率和粒径均一问题,还需要解决生产过程的无菌度保证、工艺放大等问题。总的来说,布局微球制剂,机遇与挑战并存。绿叶制药的Rykindo此次"出海"成功,无疑给国内布局该赛道的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参考来源:
1. BARTOLI F, CALLOVINI T, CAVALERI D,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s on 1-year hospitaliza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a mirror-image study[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22.
2. 魏立明, 宋三孔, 宋霞,等. 微球制备方法的新发展动态[J]. 中国药师,2011(11):1682-1685.
3. 孙丽鹏, 刘烨, 王金宏,等. 微球制剂的研究应用进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1):64-65.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