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程序文件的点睛之笔(一)》我们讲了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里容易被人忽略的点,今天我们继续分享。
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不少企业喜欢编制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对人员培训的计划、实施、考核的管理,充分、合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但里面有几个点是经常忽略的,比如:
①岗位任职要求及职责:很多企业是由人事来起草、编制、批准,实际上他们是不了解岗位需求的,除非他们深入基层或者本身就是生产、研发、质量一线出身,不然让他们做出一份适合企业司情的任职要求及职责,实属为难。招人环节,还得各种与用人部门沟通,甚至连简历筛选都增加了无畏的工作量。所以岗位任职要求及职责最好是人事与用人部门共同起草、审核。
②员工手册:也是很多企业喜欢的操作,这里面规定了人员晋升、离职、招聘等流程。然而嘞,你检查的时候发现《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将上述流程又描述了一遍。关键两个现行有效的文件对同一个流程规定还不一致。所以那些喜欢重复的企业,在重复的时候,一定要把关联文件搞清楚。尤其是《员工手册》这种上层文件,如果它已经写的很清楚,你真的没必要在其他文件中重复,直接引用即可。
③体检:法规要求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很多企业呢,为了节省成本就死扣字眼:按时体检的人员真的只是那些直接接触产品的。可能进入洁净区的维修工人、负责退换货的人员、偶尔去生产现场了解需求的人事都成了漏网之鱼。实际上,企业应对每一个在职员工安排体检,比如乙肝,它并不会因为你不接触产品,就不会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食堂:保洁大姐和人事专员生病了,是否有可能传染给生产工人呢?
2、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这个文件经常被忽略的是:工作环境的控制范围。实际上工作环境是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识别、确认和管理,以持续保证产品满足要求。至少应考虑以下方面:
①总体环境:生产、仓储、设施设备、检验、行政和辅助区;
②生产、检验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过滤、空气电离、压差、光照、声音、振动、工作台面和过程设备的清洁要求、水质等;
③人员:工作场所的人数、培训、着装等;
④仓库:温度、湿度、光照、振动等;
⑤人员和产品的防护、清洁等。
生产和仓库我们熟悉一些,检验环境是大家经常忽视的,比如夏天连续高温,微生物培养室、稳定性试验室,这些设备需要持续运行的房间,是否遇到过报警异常呢?如果遇到了,安装空调给房间制冷后,是否不再出现了呢?
3、不良事件监测
不良事件呢,流程上一般不会出问题,因为法规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依然有些新建企业对概念理解不清:不良事件呢,指的是产品交付后(卖出去以后)出现了可能影响产品安全有效的情况。但凡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异常,哪怕是成品检验不合格,都不属于不良事件,它可以是“不符合”、“偏差”,唯独不能叫不良事件。
4、售后服务控制程序
这是很多中小型企业最不在乎的,但这恰恰是企业与客户建立长久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最好方式,更是企业经营决策、产品优化改进、了解竞争对手等原始数据的来源。
作者介绍:
今夏,多年从事医药质量法规和生产现场监督指导工作,指导大量企业成功完成多款产品的注册申报和体系考核,具有扎实的质量法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熟悉《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等QMS系列标准。期间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聘任了中级工程师。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