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今夏 金黄色葡萄球菌频现,各部门的无力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频现,各部门的无力感

热门推荐: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菌 验证
作者:今夏  来源:智药公会
  2025-02-19
近期有同行跟笔者诉苦:已经大半年了,我司某款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频频被检出,从物料进厂检验到成品检验,能想到的环节,都查了,检查结果都没发现问题,可是金葡却屡屡出现。

金黄色葡萄球菌频现

       近期有同行跟笔者诉苦:从盛夏到寒冬,已经大半年了,我司某款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频频被检出,从物料进厂检验到成品检验,能想到的环节,都查了,检查结果都没发现问题,可是金葡却屡屡出现。每次开会,各部门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批评。老板急、各部门急、客户急,可就是解决不了。为此,笔者与同行朋友进行了一次模拟对话,现分享给大家。

       笔者:金葡的特性是什么?

       同行:革兰氏阳性球菌,成葡萄状排列,无芽孢荚膜,可耐干燥、低温和高盐,是葡萄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一种。会引起皮肤化脓感染,皮肤有外伤及眼疾的患者若感染金葡可能引起化脓性疾病,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

       笔者:我们抓重点"革兰氏阳性球菌"、"耐干燥"、"耐低温"、"耐高盐":

       你们是否评估了消毒剂的特性,是否能够有效杀灭金葡?

       时间、浓度、用量是否都评估了?

       生产过程对温湿度是否有特殊要求?

       同行:我们做了乙醇和新洁尔灭的杀菌效果验证,验证结果是合格的。

       笔者:乙醇和新洁尔灭的特性是什么?乙醇无残留、光谱、易挥发,但接触时间有限、不能杀孢子;新洁尔灭广谱活性;但有残留、不能杀孢子。所以,你们的杀菌效果验证是如何开展的?

       同行:用消毒剂擦拭物体、皮肤表面,等待1~3分钟,然后擦拭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最后观察培养结果。

       笔者:我觉得你们误解"杀菌"二字了,杀菌和消毒是两个概念,而且你们的验证方法也不健全,还是应该依据《消毒技术规范》或者是专属的标准(如GB/T 26373-2020)来进行验证。

       同行:啊,我们还真没考虑这么多。

       笔者:物料进厂检验虽合格,但物料的微生物指标是否制定的合理呢?取样方法、取样量是否合理呢?取样后剩余物料的保存是否做到位了呢?剩余物料的存储时限是否考虑了呢?

       同行:这。。。从文件的角度,执行确实没问题,但对操作本身的规定是否合理?还真没这么认真的想过。

       笔者:生产过程是否分析过哪个工序特别适宜金葡的生长呢?查找原因的时候,是否每个工序都调查了?调查是基于理论分析还是取样检测了?金葡是在某个过程中引入的还是只有到了成品检验环节才能被发现?

       同行:生产工序倒是分析了,但没有对每一个工序取样检测,是基于理论分析的。所以,只是到了成品检验环节,才发现金葡超标。

       笔者: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是否调查了呢?广义上讲:跟人有关的,都算行为规范,比如更衣、手消毒、日常的健康管理等等。某人甲流了,可他依然在关键岗位进行生产。当然检验人员也要调查,检验过程也有可能引入金葡。

       同行:这。。。

       笔者:设备清洁、维护是否到位了?比如初、中、高效过滤器,清洗周期真的合理吗?十年换了几回呀?管道真的干净吗?看过初效有多脏吗?

       同行:这。。。但车间用甲醛熏蒸了,按说应该没事呀。

       笔者:用甲醛熏蒸,就代表完善吗?金葡频现,日常环境监测是否加大了频次,取样点是否进行了增设?人员表面微生物是否加大了频次和采样点?

       同行:这些还真没考虑,就是按照正常的环境监测进行检验的。

       笔者:环境监测结果,是否有规律呢?比如某个房间经常长菌?这个房间有没有被重点关注?有没有特殊之处?经常出现的菌落有没有规律?

       同行:这。。。。

       笔者:你看,这些问题,都是我随口而出,还都只是表面,没有深入,遇到不合格,【人机料法环全都调查了,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很多人张口就来,但是人机料法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同行:这。。。。

       笔者:我们再举个例子,需氧菌总数的培养,药典规定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你家是几天呢?1天跟3天有什么区别吗?分析了吗?

       同行:确实是,我们以为人机料法环全都考虑了,但真的往深里究,我们做的确实不到位!

       最后关于这件事,笔者也没有定论,因为很多风险点没有被排除,所以无法判断问题到底出在哪?只能跟他分享一个解决思路。

       其实笔者跟各位读者分享这件事,也是想告诉大家:上述笔者的那些提问在很多人眼里,还可能被嘲笑!但很多时候,当你付出很多心血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妨回头看看,这些被你质疑的风险点!

       作者简介:今夏,多年从事医药质量法规和生产现场监督指导工作,指导大量企业成功完成多款产品的注册申报和体系考核,具有扎实的质量法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熟悉《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等QMS系列标准。期间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聘任了中级工程师。

       

相关文章
今夏
多年从事医药质量法规和生产现场监督指导工作,指导大量企业成功完成多款产品的注册申报和体系考核,具有扎实的质量法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熟悉《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等QMS系列标准。期间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聘任了中级工程师。
内容:39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