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导航
CPHI制药在线 资讯 叶枫红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前瞻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前瞻

热门推荐: 肺纤维化 发病机制 IPF
作者:叶枫红  来源:CPHI制药在线
  2024-08-28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持续性干咳、胸闷、疲劳等,急加重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前瞻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持续性干咳、胸闷、疲劳等,急加重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

       IPF预后较差,从诊断开始中位生存期仅2~3年。虽然IPF被认定为“罕见”疾病,但亚洲地区的发病率已达每年每10万人1.2~4.16例,欧洲和北美地区每年每10万人2.8~19例),全世界大约已有300万例IPF患者。

       遗憾的是,IPF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中吡非尼酮是一种多效性的吡啶化合物,可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的作用。非尼酮能够显著地延缓用力呼气肺活量下降速率(FVC),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尼达尼布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尼达尼布能够显著地减少IPF患者FVC下降的绝 对值,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进程。

       由于两款药物都会产生显著不良反应,从而限制临床给药及其疗效潜力发挥,因此抗IPF药物治疗手段仍亟待开发。目前,研发主要集中于以下靶点。

       PDE4(磷酸二酯酶4)

       PDE是一个酶家族,由11个家族亚型成员,其主要负责催化第二信使环状核苷酸(cAMP和cGMP)水解,进而对细胞代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细胞内cAMP水平过低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以免疫系统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包括银屑病和其他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有关。而细胞内的cAMP水平主要受腺苷酸环化酶(AC)和磷酸二酯酶4(PDE4)的活性控制。受到刺激时,AC通过将ATP转化为cAMP来提高cAMP水平。因此,开发PDE4抑制剂开始受到重视。

       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一款口服PDE4B抑制剂BI 1015550已处于临床III期,拟开发适应症为IPF。BI 1015550对PDE4B具有优先的酶促抑制作用。PDE4B在控制钙诱导的钙释放过程方面发挥作用,优先抑制PDE4B可维持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同时避免某些不良事件。II期临床研究表明,BI 1015550在12周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潜力,延缓了I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率。在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方面,BI 1015550优于安慰剂的概率超过98%。

       国内海思科的HSK44459刚于近日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HSK44459是一种高选择性PDE4B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化,达到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HSK44459预期在保留抗炎效果的基础上,能减少胃肠道、中枢神经等不良反应。

       LPA1(溶血磷脂酸受体1)

       研究发现,LPA1能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并诱导成纤维细胞趋化至损伤部位,增强其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以及对细胞凋亡的抵抗力。LPA1水平的升高和LPA1的激活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相关。一项临床前研究发现,拮抗LPA1的作用可能有利于治疗肺损伤和肺纤维化。因此业界将LPA1定位为IPF和其他纤维化疾病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BMS的BMS-986278是一种潜在FIC小分子LPA1拮抗剂,目前正作为一种新型抗纤维化治疗药物在IPF患者中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每天服用两次60 mg的BMS-986278并持续26周,可以让IPF患者的预测用力肺活量百分比(ppFVC)降低69%。

       CT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是1991年Bradham等首先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发现的,CTGF对成纤维细胞具有促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等作用。研究发现,IPF患者的CTGF明显增加,因此,抗CTGF抗体药物可以通过中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达到治疗IPF的目的。

       Pamrevlumab是由Fibrogen(珐博进)研发的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一种CTGF抑制剂。Pamrevlumab用于治疗IPF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目前,IPF整体疾病认知率较低,早期鉴别诊断困难,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2~3年,被誉为“不是癌症的癌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具体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在过去数年里,针对IPF的治疗方法几乎没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传统药物并不能逆转肺纤维化进程,只能延缓或稳定疾病进展,改善肺功能,且有一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治疗。IPF新疗法的开发,已到了十分迫切的程度。

       参考来源:

       1、Herrmann FE et al. (2022) BI 1015550 is a PDE4B Inhibitor and a Clinical Drug Candidate for the Or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Front Pharmacol. doi: 10.3389/fphar.2022.838449.

       2、Schaefer CJ et al. Antifibrotic activities of pirfenidone in animal models. Eur Respir Rev 2011;20: 85–97.

       3、Bristol Myers Squibb’s Investigational LPA1 Antagonist Reduces Rate of Lung Function Decline in 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 Cohort of Phase 2 Study,Retrieved Sep 12, 2023 from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908930377/en/.

       4、Esther SK, Gillian MK. Pirfenidone: A review of its use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Drugs. 2015;75:219–30.

相关文章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