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医药物流业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药品流通市场活力,构建现代化药品流通体系,促进药品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可及,由广西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主导制定的《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质量控制标准》(T/GXDSL 005—2025)于2025年3月7日发布实施。这一标准的落地,标志着我国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该标准首次整合细胞特性与冷链技术,针对细胞活性和脆弱性设计专属运输方案,突破传统药品冷链的局限性,有效保障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同时,标准推动行业升级,通过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降低运输成本,助力细胞治疗产品普惠化,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细胞治疗技术。然而,面对这一新规范,药企也面临着制定符合要求的冷链运输质量控制标准的挑战。如何将标准要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构建科学、高效、可操作的冷链运输质量管理体系,是药企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标准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我国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将迎来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的发展新格局,为保障公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一、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设备有哪些关注点?
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设备要求严格,包括液氮罐、干冰箱、冷藏车等,需通过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认证并每年验证性能,运输前设备需预冷至目标温度并稳定至少2小时,温度波动≤±1°C;设备按用途分为深低温、冷冻和冷藏三类,确保细胞治疗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设备分类如下表。
二、药企如何制定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应急预案?
药企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设备故障、温度异常、运输延误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应分级设计,针对断电、交通事故等不同场景制定应对策略。运输车辆需配备独立电源(续航≥72小时)及备用液氮补给装置,备用电源续航时间应覆盖运输最长延误时间+24小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每季度至少一次,模拟设备故障、温度异常、运输延误等场景,检验预案有效性和人员应急能力。演练后需总结评估,修订完善预案。此外,应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备用设备、应急电源、保温材料等,并制定事件分级标准,确保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以下是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应急预案示例表:
三、运输过程有哪些关注点?
在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通过以下措施,可有效保障细胞治疗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性。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温度监控:使用实时温度监控设备全程监控运输温度,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并保存至少两年,确保温度始终在规定范围内。2)?湿度监控:对于需控制湿度的产品,使用湿度监控设备,确保湿度符合要求,避免环境变化影响产品质量。3)?位置追踪:通过GPS或北斗等定位系统实时追踪运输车辆或设备位置,确保运输过程可控、可追溯,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四、人员培训与管理有哪些关注点?
为确保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的安全性,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与严格的管理,可有效提升人员专业水平,降低运输风险。需重点关注人员培训与管理:1)?培训内容:从事冷链运输的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内容涵盖细胞治疗产品特性、冷链运输要求、设备操作与维护、应急处理等,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2)?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需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考核结果需记录在案并定期复审,确保人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3)?资质管理:建立人员资质档案,详细记录培训、考核、上岗等信息,并定期更新,实现人员资质的动态化管理,保障运输过程的高效与安全。
五、《细胞治疗产品冷链运输质量控制标准》标准信息
参考资料:[1]www.ttbz.org.cn等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