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放大招,官网同时发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三则通知文件,并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不论是安全性还是功效性等方面,这三则文件的出台,都给化妆品给予了更为明确和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方向,对化妆品的监管更为严格,很多业界从业人士都表示,在这样的严监管之下,很多化妆品小企业和不法企业将被淘汰掉。
一、化妆品安全评估适用对象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和产品的安全评估。
1) 原料的安全评估
2) 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估:
二、化妆品安全评估法规要求
2010年之前我国尚无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导性文件,为指导开展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工作,2010起开始陆续制定相关化妆品安全评估法规,梳理如下表:
三、何时需要化妆品安全评估
四、典型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示例(简化版)
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可分为《原料的安全评估报告》和《产品的安全评估报告》,包括内容举例如下:
1 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估报告
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估报告通常包括摘要、原料理化性质、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分析、风险控制措施或建议、安全评估结论、安全评估人员签名及简历、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内容。
2 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估报告
化妆品产品的安全评估报告通常包括摘要、产品简介、产品配方、配方设计原则(仅针对儿童化妆品)、配方中各成分的安全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评估、风险控制措施或建议、安全评估结论、安全评估人员签名及简历、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内容。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通知要求在2024年5月1日前,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按照《技术导则》相关要求,提交简化版产品安全评估报告,化妆品产品安全评估报告(简化版)示例如下:
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示例(简化版)
一、摘要
xxx面霜为驻留类化妆品,适用于面部,依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有关规定,对配方所用的水、甘油、鲸蜡醇、花生醇、苯氧乙醇、香精和二棕榈酰羟脯氨酸等7种原料进行评估,对产品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进行了检测,可能存在的二甘醇和苯酚等2种风险物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产品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产品简介
1、产品名称:xxx面霜
2、产品使用方法:本产品可涂抹于面部。
3、日均使用量 (g/day):1.54*
4、产品驻留因子: 1.00
5、暴露剂量(SED)=日均使用量×驻留因子×成分在配方中百分比×经皮吸收率÷体重#
注:*日均使用量参考《THE SCCS NOTES OF GUIDANCE FOR THE TESTING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AND THEIR SAFETY EVALUATION (10TH REVISION)》。
# 体重一般为默认的成人体重(60 kg);经皮吸收率以100%计。
三、产品配方
本配方中所使用的成分均已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或《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产品配方表见表1。
表1 产品配方表
注:本配方仅为示例,非实际配方。产品配方应提供全部原料,并按照含量递减顺序排列。
四、配方中各成分的安全评估
表2 各成分的安全评估
五、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的安全评估
本产品按照《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的要求,基于当前科学认知水平,对可能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风险物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本产品的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是技术上无法避免、由原料带入的杂质。残留的微量杂质在正常合理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产品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见表3。
表3 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
此外,该产品的检验报告显示其铅、汞、砷、镉、二噁烷检验结果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表2《化妆品中有害物质限量》的限值要求。
六、风险控制措施或建议
本产品为面霜,涂抹于面部,可每日使用。
本产品无需标注警示用语。
七、安全评估结论
本产品为面霜(驻留类化妆品),可每日使用,涂抹于面部。主要暴露方式为经皮吸收,根据产品的特性,对本产品的暴露评估仅考虑经皮途径。
通过对产品以下各方面的综合评估:
1、各成分的安全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成分在本产品浓度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检测及评估结果显示,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该产品微生物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有关要求;
4、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有关要求;
5、配方中各成分之间未预见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综上,认为该产品在正常及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八、安全评估人员的签名
评估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地址:xxxxxxxxxxxxxxxx
评估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地址:xxxxxxxxxxxxxxxx
九、安全评估人员简历
……
十、参考文献
格式举例: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公告,2015年第268号
2. Ralph Gingell, Jeannie B. Kirkpatrick, and David R. Subchronic Toxicity Study of 1,3-Propanediol Administered Orally to Ra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2000,19: 27-32
3. Safety Assessment of Brown Algae-Derived Ingredients as Used in Cosmetics. Final report 2019 available from CIR
十一、附录
1、原料供应商提供的1,3-丙二醇、花生醇毒理学报告
2、使用鲸蜡醇的备案号为xxx的面霜资料
3、产品中二甘醇、苯酚检测报告
4、香精的IFRA证书
注:附录所提供的资料仅针对该示例报告,还可根据产品实际情况提供原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根据原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推算出的风险物质浓度,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其他香精证明文件或符合GB/T 22731-2017 日用香精标准声明等其他证明文件。
参考文献
[1] www.nmpa.gov.cn
作者简介:滴水司南,男,生物医药高级工程师,立足于生物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工作,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